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演變
4.漢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是我國封建社會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制兩個概念:專制主義是就中央的決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中央集權則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這樣,這一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兩個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權和相權的矛盾。
5.自秦朝建立的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②能有效的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
消極作用:①容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鉗制了人民的思想,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局面。③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自始至終相伴而存在;以明清時期為界,明清以前以積極作用為主,明清時期消極作用占了上風。
6.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雅典民主的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的產生及運作就充分體現了雅典民主的上述特點。雅典民主雖然有其社會和時代的局限性,尤其是它的民主僅是雅典男性公民的民主,而非全體國民的民主,但它畢竟創造出一系列民主運作的方式,為后世提供了一個最值得參照的政體形式,為人類文明中的政治組織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條可供選擇的道路,它對人類民主政治以至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有無可替代的意義。
7.《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
以《十二銅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主的古羅馬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構成了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羅馬法法淵源于羅馬奴隸制度,僅使用于羅馬公民內部,奴隸則被排除在法律的保障和所賦予的權力之外,因此它又被稱為“公民法”。隨著羅馬對外擴張范圍的擴大,羅馬法中又逐漸形成了一種適用于各民族的新的共同法律——“萬民法”。羅馬法的創設,有力地規范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調節了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對羅馬帝國的統治起到了有力的維系作用。這也為后世人們理解法律對社會生活的意義提供了重要啟示,法律成為人類政治活動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條件。
【釋難知識解析】
1.如何理解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
所謂的分封制度又稱封邦建國,是在保證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宗族姻親分派到各地,廣建子國。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緊密聯系的。宗法是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的一種措施。宗法制確立了嚴格的土地、財產和權力的繼承制度。這樣,就通過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了上起王下至庶民的等級制度,有利于王朝統治的鞏固。根據宗法制與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主貴族構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級制結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每一個等級都必須服從上一個等級,并有義務盡其納貢、服役等責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頂端,不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過“同姓不婚” 、“娶于異姓” 的聯姻原則,又成為有甥舅關系的異姓宗族的共主。宗法制與分封制不但解決了為王權而相互爭斗的問題,也解決了周王室的鞏固問題,于是,宗法等級制度遂成為確立社會等級秩序、維護宗主貴族統治的政治法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