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主權在民的政治啟蒙教案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成功地發動了一次武裝起義,一舉攻占了這座人間地獄。一群群衣衫襤褸、形容枯槁的囚徒沖出了重重的牢門,砸爛了身上的鎖鏈。重見天日的人們與革命群眾一起歡呼、吶喊,從此揭開了一場持續幾年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投影:康德像
這個被譽為人類哲學界的哥白尼、一輩子只崇尚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孤寡老頭,這個終生沒離開過家鄉小鎮,卻奇跡般地創造出古典哲學大廈的哲學泰斗,同時從不暴露自己科學院院士頭銜的高尚的人,其仙逝時,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慟中。人們連續十六天天自發前往瞻仰這位不足一米六的巨人、偉大哲學家的遺容。直到現在,加里寧格勒的年輕人結婚時,也不忘帶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接下來,我們用表格來總結歸納本課內容。
投影:
國籍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意義
法
德
國籍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意義
法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 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理論基礎
伏爾泰 自然權利學說
(自由平等)
盧梭 “天賦人權”
“主權在民”
社會契約 描繪藍圖
影響歐美
德 康德 思想自由
投影: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這些目的,人民就有權利改變或廢除它……
——美國1776年《獨立宣言》
問:啟蒙思想家的主張有哪些共同點?
答:……
(板書)⒈反對專制、教權和封建特權;
⒉主張“主權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⒊主張實行法治。
投影:
(板書)啟蒙運動的影響
⒈最重大的價值和意義: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
⒉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而且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問:啟蒙運動相對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有何新的發展?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投影:
啟蒙運動在人、自然、國家、宗教和科學的相互關系上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從而比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更為徹底,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要求進一步提高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二部分:反思與點評
【課后反思】
本課涉及啟蒙思想家的主張。由于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對教師的考驗。課本的編排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把啟蒙運動的內容分成兩個課時,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分散在兩課內容中,并且據說這兩課是由兩位編者分別撰寫的,這對于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根據課標、考試內容和學習要求,授課時抓住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張進行歸納整理,其他思想家的內容省略。由于課標、考試內容和學習要求僅僅只是“簡述”和“列舉”,要求不高,所以教學時指導學生對課本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