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動物體的細胞識別和免疫
一、學習目標:l 知識要求:1、免疫及分類:了解免疫有關方面的知識,掌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反應。描述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過程。 2、細胞識別:了解細胞識別的定義,能讀懂圖解,了解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 3、抗原:挖掘書本的難點和關鍵點,會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并根據來源來區分抗原的種類。 l 能力方法培養:培養自己向研究性學習轉化,對相關問題(如免疫系統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免疫是如何來保證人體健康的?免疫力下降或免疫異常會給人體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等等)進行初步的探索;培養其較強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及表達信息的能力。l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以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的態度走進課堂,以辨證的觀點看待免疫和細胞識別而離開課堂,并引發更強烈的關注生命科學的動態,關注科學的態度。二、 學習重點、難點、關鍵:l 學習重點:
1. 細胞識別及其物質基礎;
2. 抗原及其來源;
3. 免疫的概念、三大作用及其分類。
l 學習難點:
1、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
2、什么是抗原?
3、免疫的三大作用及免疫的分類。
l 關鍵問題:免疫系統是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的。
三、相關參考書目及相關網址:1、 中國免疫在線、 免疫學信息網、 免疫學專業信息網、 大眾醫藥網、 朱迅主編《免疫學新進展》人民衛生出版社/016、 蔡美英主編《醫學免疫學》科學出版社/087、 龔非力《基礎免疫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四、學習過程指導:1、分四個小組進行相關資料收集(免疫系統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免疫的概念、三大作用及其分類;抗原及其來源;細胞識別及其物質基礎等)的收集與整理。列出提綱,也可制作成課件,以便交流。 我(或小組)收集資料的主題是: 我已經了解的問題有: 1、2、 我感到不太明白的問題是:1、 2、2、各小組代表發言(配以課件):分別就自己對“免疫系統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這一研究性學習內容做展示。其他學生學習,提出疑問,由小組代表及組員討論后回答。其他小組人員作補充。[觀點擷要]: [點評或質疑]:1、 1、2、 2、3、 3、4、 4、5、 5、3、程序性知識的把握:1) 什么是免疫? 2) 免疫可分為自然免疫(非特異性的)和獲得性免疫(特異性的)。3) 免疫的三大作用是:防御 、自身 、免疫 。4) 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皮膚的屏障作用(第 道防線);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第 道防線)。它們應該屬于 性免疫;淋巴細胞(第 道防線)。它屬于 性免疫。5) 什么是細胞識別? 。6) 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是: 。7) 什么是抗原? 。8) 抗原根據其來源不同可以分為: 和 兩類。4、知識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