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動物疫病防治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方面:1.說明動物疾病的類型和防治措施。2.關注動物疾病對社會生產、人體健康和經濟發展的影響,確立控制動物疾病人人有責的思想。過程與方法方面:本節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拉進了控制疾病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關愛社會,關愛農業發展、熱愛動物的情感,自覺規范在控制動物疾病中的自我行為,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點】1. 動物疾病的類型和危害。2. 動物疾病流行的三個環節。3. 對動物疾病的控制。【教學難點】如何控制動物疾病【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學課時】 1課時。【教學過程】學生:1.調查當地動物流行的疾病。 2.上網搜一些動物疾病的類型。一、 動物疾病的類型1.定義:動物疾病是指如不及時治療和控制就會造成流行和爆發的某種動物的疾病。2.類型:(1)動物傳染病病原微生物從動物體內排出后,經過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動物所經過的途徑。患病動物或外表無明顯癥狀的隱性感染的帶病動物易受某種傳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動物。例如:豬是豬瘟病毒的易感動物,牛、羊、豬是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動物。
(2)動物寄生蟲病①寄生蟲的寄生場所:宿主的體內活體表,可以寄生在宿主的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系統,通常以卵或幼體的形式隨宿主的排泄物等散布到自然界中。②危害:阻礙幼畜禽的生長發育,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降低畜禽的生產能力。③人畜共患病:寄生蟲100多種,危害較大的二三十種。(3)動物疫病的三種類型疫病類型一類疫病二類疫病三類疫病定義對人畜危害嚴重,需求采取緊急,嚴厲的強制措施預防、控制、撲滅的疾病。可能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需要采取嚴格控制、撲滅措施,防治擴散的疾病。常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需要控制的疾病舉例口蹄疫、豬瘟、牛海綿體狀腦病、綿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炭疽病、牛出血性敗血病,山羊關節炎和腦炎、豬乙型腦炎,禽霍亂肺片吸血蟲、魚鰓霉病二、 板書設計動物病蟲害的控制動物傳染病動物疫病的類型動物寄生蟲病動物疫病的防治
【隨堂練習】1.引起動物患病的細菌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是:a.分解者b.消費者c.生產者d.寄生者2.動物傳染病的流行包括:①傳染源②傳播途徑③易感動物a.①②b.①②c.①③d.①②【布置作業】1.做學案上的練習題。2.做社會調查:調查口蹄疫的危害及防治。【教學反思】本節課與畜禽的生產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聯系實際,討論的比較熱烈。特別是針對目前人畜共患病,學生提出的方案很多。充分調動了學生關愛社會,從社會中來,到社會中去的熱情。拉進了控制疾病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