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1
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三)對分離現象的解釋
提問:生物的性狀是由什么控制的?
回答:基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4。
教師講述:在孟德爾當時的年代,生物學還沒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爾認為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后改稱為基因)控制的。顯性性
狀由顯性基因控制,如高莖用大寫字母d表示,隱
性性狀是由隱性基因控制,如矮莖用小寫字母d表
示,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性狀的基因是成對
的。
提問:dd或dd產生的配子是什么?通過哪種分
裂方式產生的?
學生回答:d或d,通過減數分裂。
教師講述:由于基因d對d的顯性作用,所以
f1(dd)只表現出高莖性狀,而矮莖性狀表現不出
來。
提問:fl(dd)自交時,可產生哪幾種配子?
學生回答:d和d兩種數目相等的配子。
教師講述:由于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
合,f2便可產生三種基因組合:dd、dd、dd,且它
們的數量比為1∶2∶1。由于d對d的顯性作用,
f2的性狀表現有兩種類型,高莖和矮莖,且數量比
為3∶1。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6,思考什么是純合子?
什么是雜交子?它們在遺傳中各有什么特點?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講述:由相同基因
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叫純合子,
可穩定遺傳(真實遺傳)。 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
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叫雜合子,不能穩定遺傳,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四]鞏固訓練(投影顯示)
* 某水稻的基因型為aa,讓它連續自交,(從理論上講f2的基因型純合體占總數的( )
a.1/2 b.1/4 c.3/4 d.1
分析:p:aa fl:l/4aa;2/4aa;1/4aa,f1 f2中只有1/2aa自交產生1/2×1/2aa,其余全部為純合體。
答案:c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模擬小實驗,來說明一下孟德爾假設推論出的上述幾種基因組合及數量比
是否正確。
(四)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
觀察: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個塑料小桶放
在講桌上,向甲桶里分別放入兩種顏色(并分別標
有d和d的小球各10個,代表雌配子)。向乙桶里分
別放人另兩種顏色(分別標有d和d的小球各10個,
代表雄配子)。分別搖動甲、乙小桶,使桶內小球
充分混合。
學生活動:請一位學生上講臺來抽取。第一次
從甲桶中取出d,從乙桶中取出d,結合為dd,請
同學們記錄。第二次抓取組合為dd,第三次組合
為dd,第四次……,第10次為dd。
提問:隨機抓取10次,請同學們統計結果,是
否出現三種基因組合,且基因組合比是否為1∶
2∶1?
回答:不是。
提問:如果連續抓取100次或更多次,情況又會
怎樣呢?
學生回答:會越來越接近孟德爾的假設推論。
教師講述:由這一模擬試驗我們知道了隨機事
件的概率是在數據越大的情況—下越接近,所以孟德爾在統計豌豆雜交分離比時是統計了上千株的豌豆。如果只統計l0株是得不出這一結論的。同時,通過這一試驗,也證明了孟德爾的假設推論是成立的。
(五)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測交法
孟德爾為了驗證他對分離現象的解釋是否正
確,又設計了另一個試驗---測交試驗。測交就
是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這個方法可以用來測
定f1的基因組成。
學生活動:上黑板寫出測交的遺傳圖解。
提問:如何由測交來判斷f1的基因組成?
學生回答:測交后代如果出現兩種基因組合,即f1為雜合子,若后代只有一種基因組合,即f1為純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