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與明確問題
一個人若沒有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就意味著思維的鈍化。一位人才學家說過:凡是能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他們的口袋里裝的都是“問題”。他們的口袋永遠不會閑著,因為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被裝進了口袋。同學們,你們的口袋里也裝了問題嗎?
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發現問題的價值。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一臺巨型發電機出現了故障,很多人都修不好,只得請來了德國的電機專家來修理。這位德國專家來了以后,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呆在發電機旁,這看看那聽聽,最后,他在發電機的頂上劃了一條線。告訴修理工,將頂蓋打開,將劃線處的線圈減少16圈。故障果然被排除了。這位德國專家向福特公司索要1萬美元的酬金。很多人認為不值,因為故障很簡單,排除也很容易。但福特的老總認為值。因為他發現了問題。而不在于排除故障的復雜與簡單。
第三節 問題的來源及發現問題是途徑和方法
一、在哪里去找問題。
我們的教材上給大家指明了技術問題的三個來源。這三個來源是:
一個是人類生存活動的需求。這可以說是一切技術問題的總來源。不過,這里是希望同學們把注意力放在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上,不要輕易放過一些“不滿意”的想法,不要得過且過。有人說過,設計人員設計完產品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欣賞自己的作品,而是“攻擊自己的方案”,要有動手去改變現狀的欲望和強烈的意識。有一個設計師,設計了一種新式筆筒,他用挑剔的眼光給自己的設計提出了一大堆的問題。他從小學生、青年人、書畫家的角度,對筆筒提出了改進方案。從而開發了適合不同人群需要的筆筒。
第二來源是來自別人的委托。這是現在大多數設計人員設計問題的基本來源。也就是平常說的工作任務。對同學們來說,這種現象還不會發生。
第三個來源是,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設計人員自己主動去完成的設計題目。我們提倡的是這種產生于責任感的設計題目。
二、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教材上也給我們介紹了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也是指出了三點。
一是觀察日常生活;二是收集和分析信息;三是進行技術研究和技術試驗。這些途徑和方法,請同學們自己看書去理解和消化,最好通過實際例子把它變為自己的觀點,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
第四節 明確問題
一、什么叫做明確問題?
發現了問題,只是初步有了一個設計的方向。但到底能不能夠確定為一個設計課題,還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設計任務。我們把這個環節叫做明確問題。
二、需要明確哪些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是:(1)所發現的問題是不是別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2)所發現的問題是不是當前的技術水平所能解決的問題?(3)擬設計的產品和提出的設計要求是否有實現的條件?其中包括設計者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設計能力。(4)如果所設計的產品擬作為商品,還需要分析產品可能的經濟效益。(5)制定設計工作計劃。制訂計劃時,既要根據設計的一般過程,又要結合設計的實際。比如技術試驗的安排,就得根據具體需要來確定。教材上介紹的“計劃表”,是一種比較好的形式,它比較簡潔,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