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與明確問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2)明設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3)學會判斷問題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課前準備時進行的調查與思考,教師從學生瑣碎的產品需求、產品設計中去進行梳理、概括,把技術理論提煉出來,指導學生用科學的過程去解決設計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善于觀察、思考,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形成對技術問題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明確設計問題的內容及價值。
難點:明確設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三、教學方法:案例欣賞,任務驅動,互動游戲,實物展示
四、教學參考書:粵教版優秀教案教案設計(技術與設計1)、高中新課程通用技術教學設計與案例、科學出版社《設計與技術》(英國)
五、教具:多媒體平臺、課件、各種實物
六、教學過程
在前一堂課以課后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對本節課進行預習,要求學生對部分產品的市場需求進行初步調查,自行設計出若干解決方案,了解如果自己是產品設計師應該考慮到哪些因素。在課堂上對學生搜集回來的資料進行現場分析、整理,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出本節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
教學過程:
學生上臺進行創意設計介紹
1.新課導入:課本68頁那段話
方案1):回顧上節課布置的作業,由學生分組匯報調查結果。每組選一人匯報調查結果,其它同學補充發表意見。
方案2):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討論:確定一個時間段(一天、一周、一月),回顧一下,自己遇到了一些什么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2.發現與明確問題:
案例:福特汽車公司發電機毀壞修理問題體現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3.問題的來源
環境問題
臭氧層空洞
鼠害成災
蝗蟲災害
生活中的問題
航天飛船
校服上墨水或油跡的去除
臉上青春痘的去除
案例2:
問題:打針的時候會很痛
學生進行討論:打針的時候為什么會感覺到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設計:無針注射器注射不用針頭,它采用超級強力特殊彈簧將藥液通過安瓿瓶形成極細的液束壓入皮膚,注射用持續時間約0.25秒,無痛,無聲,安全,快捷。
學生討論:你覺得書包還能有什么附加功能?
你知道下面這些問題的發現引發了哪些設計和發明嗎?
1).當人生病需要躺著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飲料時,如果管子彎折了,就喝不到飲料;
2).人們在喂嬰兒食物的時候不知道冷熱,會燙著孩子;
3).在使用折疊剃須刀時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膚;
3. 明確解決設計問題的能力、條件,限制
1) 明確解決設計的技術能力 (主觀、客觀)
案例:
央視早期的《小崔說事》欄目透露了這樣一個題材,說幾十年前我國相關部門為給國慶獻禮,在既無圖紙又無設備更無技術力量的條件下,硬是下令在兩個月內仿制了100輛“井岡山”牌小汽車。結果呢,汽車是造了100輛,卻沒有一輛能上路,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2) 明確解決設計問題的條件 (時間、成本、環境設備等)
案例: 在短期內,中國可能建造中型甚至超級航母嗎?
學生進行3分鐘的討論
學生發言:可以從軍事角度,政治角度,經濟角度,需要性的角度去考慮
時間條件: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