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教案
第一框題 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知識與技能:1. 了解英國現行政體的產生及其歷史發展過程
2. 了解英國國王在英國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3. 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
能力目標1. 通過了解英國政治體制的產生、發展過程以及特點,培養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2. 通過運用有關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 通過了解英國政體的發展過程,提高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樹立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1.簡述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的緣由,了解英王在國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性質。 2.學生通過分析史實得出結論,可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概括能力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通過了解英法兩國政治體制的發展過程,引導學生認識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有一個過程,政治體制改革也不例外,通過分析英法的政體,認清其國家的性質。
2.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各國的政治體制具有各自的特點,應該尊重各個國家和人民的選擇。別國也應該尊重我們國家的選擇。
教學重難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
新課教學:
(一)、“光榮革命”與英王的保留
1、英國政體:
(1)、顯著特點及其原因:
英國政體的顯著特點是存在君主。盡管英國在近代史上較早經歷了資產階級革命,曾一度推翻國王、建立共和國,但由于特殊的國情和歷史原因,“光榮革命”后君主制經過改造得以保留下來,成為現代英國政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手發動“光榮革命”,推翻復辟王朝,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英國繼承王位。此后,資產階級通過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等相關法律,使王權受到嚴格限制,國王幾乎所有的政務活動都要聽從內閣的建議。
(2)、國王的實質地位:
英國君主立憲制發展到今天,國王只是一個“虛位元首”。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級官員,有權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有權批準法律,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國王受到許多法律和慣例的嚴格限制,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真正的國家權力掌握在議會和內閣手中。
英國王室是當今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王室之一。從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國,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經lo個朝代、40位國王。現在的國王是伊麗莎白二世。
(二)、英王的現代職能與危機
英國資產階級認為,借助英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保留一個沒有實權又可發揮多種政治和社會功能的國王,對于維護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定不無好處。在今日英國,國王主要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1、現代職能
(1)、作為國家元首,體現英國政治制度的歷史延續性。對于多數保守求穩的英國選民來說,國王的存在意味著國家的延續、政治的穩定。
(2)、承擔國家元首禮儀性的職責。例如,主持議會的開幕式,授勛封爵,會見外國元首,接受公職人員宣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