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教案
第二框“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課標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顯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特點和偉大力量! 討論或撰文:“我看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 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理解: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義
分析: 結合當今世界思想文化發展的實際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分析說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義
能力目標:
聯系歷史和現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對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貢獻自己的力量
[重點、難點]: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義
[課時]:1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①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中華文化之所以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斗志更堅的原因。
②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正是由于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撐和推動作用,中華民族才顯示出其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壯大的民族活力,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那我們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她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板書)
第一目“薪火相傳,越燃越旺”
學生看書,完成學案中的問題。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1、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
2、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
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垂體,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②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向學生展示各時代的民族精神:
井崗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
西柏坡精神: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
抗洪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
抗擊“非典”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同舟其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
抗震救災精神:萬眾一心、不畏難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奉獻、敢于勝利
女排精神:團結拼搏、勇攀高峰、為國爭光
“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第二目“永遠高擎中華民族的精神火炬”
讓學生結合學案,明確永遠高擎中華民族的精神火炬的原因.
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