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
(3)要注重將效率和公平的統一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目標,在全社會形成注重效率、維護公平的價值觀念。
(4)在生活中切實把效率和公平結合起來,使每個公民都有平等參與機會又能充分發揮自身潛力,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決不能以效率犧牲公平,也不能以公平犧牲效率。當前,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應該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課堂有效訓練】
1、(1)商業賄賂是一種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悖于市場經濟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不正當競爭使其他誠實競爭者付出了大量勞動,卻得不到合理的經濟補償,導致公平競爭的積極作用得不到發揮,既是不道德的,又是違法的。不正當競爭導致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將影響參與競爭者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2)商業賄賂造成經營者之間的不平等競爭,破壞了公平競爭秩序,它使市場競爭變成賄賂、人情及關系網的惡性博弈,造成物價虛高,加重了國家和群眾的負擔;嚴重敗壞了社會道德和行業風氣,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和危害國家廉政建設。
(3)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商業賄賂將使市場經濟限于毀滅,使社會道德腐化墮落,使社會發展落入迷途,嚴厲處罰商業賄賂,遏制“加價售車”等現象是我國反腐敗斗爭的必然要求。
2、(1)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關注民生,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國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表現和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和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2)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就要把注重效率和維護公平統一起來。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應該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3)我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的著眼點首先放在生活困難群體上,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具體體現,它有助于維護最廣大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向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不斷前進。
【課后拓展學案】
1、(1)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競爭與合作并存,是相互依賴的共生狀態。市場主體既要有競爭意識,也要有合作精神。競爭與合作是對立的統一。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競爭的同時,可能與第三個企業在另一方面進行著有效地合作;兩個企業今日是競爭對手,明日也許就成為合作伙伴。
(2)合作可以建立競爭主體之間的和諧關系,優化競爭環境。在市場競爭中,任何參與者的“優”都不是絕對的優,“劣”也不是絕對的劣,每個參與者都可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尋求合作,聯合起來參與競爭,可以取長補短,共享資源,共擔風險,從而大大提高自身競爭力。
(3)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目標是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這種競爭是謀求共贏的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這種合作市充滿競爭活力,彼此博弈的合作,而不是串謀瓜分市場的合作。市場經濟的競爭與合作,不是根本對立的,二是內在相容的。市場經濟越成熟,越要在合作競爭中某發展。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競爭,這正是現代市場經濟內在的倫理精神,值得我們大力倡導。
(4)如果一味奉行“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原則,往往會導致惡性競爭,出現兩敗俱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