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復習學案
【例11】“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媽媽怕你碰了頭,快抓緊媽媽的手,讓媽媽陪你走……”5.12汶川大地震的災難侵蝕人們心靈時,一首首優秀的詩歌作品抒發了情懷,激勵了國人,喚起了希望。這體現了( )
a.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意識具有目的性和創造性 d.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例12】宋朝畫家文與可為了畫好竹,他又種竹又觀竹。在他動筆作畫之前,心中就有了輪廓。正如詩曰:“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靶赜谐芍瘛闭f明( )①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②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③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④意識的產生可以離開客觀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13】XX年9月27日“華南虎”案中的周正龍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11月周正龍上訴又被釋放!叭A南虎”照片是用老虎畫拍攝的假虎照。對假虎照進行調查處理,是因為它( )
a.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b.否認了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c.違背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d.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第6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
一、人的認識從而來
1、實踐的含義和特點(b)
實踐是人們改造_________的一切活動。實踐具有三個特點:客觀物質性,______ ___,___ ___。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d)
表現在:(1)實踐是認識的_______________。(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___________。(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___________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_________________。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1、真理的含義和最基本的屬性(a)
真理是人們對________________的正確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________________。
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b)
(1)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2)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 來說的,都是
的統一。如果不是如此,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
3、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c)
追求真理是一個 的過程,因為認識具有 性、 性和 性。認識過程是從 到認識、從認識到 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為此,我們要 、 ,在實踐中 和 真理,在實踐中 和 真理,這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