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文化
◇課堂練習:
1.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①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②張家寨、九寨溝的自然風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④大汶口文化遺址⑤宗教活動、宗教教義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術⑦倫理道德觀念⑧生產資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鄉鎮企業⑩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統治機器
a.①②③④⑤b.⑥⑦⑧⑨⑩c.③④⑤⑥⑦d.③⑤⑦⑨⑩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題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文化的概念。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的和政治的;第三,文化又是人們的一種素養。
2.人們所具有的文化素養是天生的嗎?如何培養文化素養?
答案:(1)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發形成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2)文化素養的培養,離不開生活、實踐和教育。培養公民的文化素養,國家要大力發展科學、文化和教育事業,為個人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作為公民個人,要努力學習,積極實踐,汲取文化營養以發展自己。
解析:解答本題,關鍵是弄清文化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生活和實踐。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樣的
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
術等都屬于文化;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2.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點撥:“教材插圖”(圖略),“馬克思、恩格斯和《共產黨宣言》”及輔文內容,以事實說明,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及個人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
(1)文化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會把人們引向歧途。
1920年,《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譯本出版。青年毛澤東潛心研讀后,完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他說:“從此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歷史上,馬克思主義
幫助無數有志青年成長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
馬克思主義哲學足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偉大的認識工具。獲得“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呼的錢學森同志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我近_二r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_豐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
XX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堅決查處傳播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出版物,加強對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和電子游戲經營場所的管理;加強對營業歌舞娛樂場所、電子游戲廳、錄像廳等社會文化場所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