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導案
請你結合所學文化生活的知識,談淡應怎樣建設和諧文化?
9.材料一 近年來山東文登市堅持送文化下鄉不斷線。但由于受人手等因素制約,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文化溫飽”。為把農村文化這篇大文章做深做活,真正讓文化在農村“生根發芽”,該市轉變思路,變“送”為“種”,把文化“種”在鄉間,激發了廣大農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讓農民變得快樂自信,讓農村變得和諧文明。( “種文化”是一種通俗而形象的說法,說的是農民群眾像種莊稼一樣把文化的“種子”,“種”入鄉村大地,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材料二 XX年3月’指出:要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文化素養。
(1)結合—上述材料,請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種好文化”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文化溫飽”問題。
知識拓展:
1.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日標):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為什么要建沒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①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②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③精神文明建設搞好了,各項事業才能全面興盛,精神文明建設搞不好,各項事業也很難搞好。
(3)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①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協調發展;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義化素質;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大力發展科學、教育、文化的事業;④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⑤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參加億萬人民創建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2.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1)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建設和諧文化,要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耳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在這一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
(3)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作貢獻,充當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當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4)建設和諧文化是我們在文化建設中追求和諧、崇尚和諧為價值取向的—種體現,反映了人們對和諧社會建設的理念與追求。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