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考點解析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對人們的文化生活的影響(雙刃劍):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人們的文化生活;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易于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的發展。但是,文化市場的自發性、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會帶來負面影響。
(2)國家對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不能放任自流,必須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3)當前我國文化需求的基本特點: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
(4)“大眾文化”指的是“為大眾的”文化,即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5)發展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創作出富有更大活力和競爭力的“主旋律作品”)。
①弘揚“一個原則”,即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②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③努力“三貼近”和“三創新”,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
【考點89】在文化生活中選擇(ⅲ)
(1)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①落后文化: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斷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②腐朽文化: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論功”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都屬于腐朽文化。腐朽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2)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①我國曾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封建思想的殘余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②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既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加劇了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對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沖擊。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帶來文化活力的同時,還導致不同社會群體的價值取向、文化選擇的多樣化;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也會反映到人們的精神生活中來。
(3)我國的主導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導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
【考點90】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ⅰ)
(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要求和保證。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3)引領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旗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