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觀點梳理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民道德建設,只能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在學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成功經驗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一方面,要反對妄自尊大、唯我獨尊;另一方面,要反對妄自菲薄、全盤照搬、全盤西化。我們既要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外域文化,積極汲取世界各國的長處,又要堅決抵制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消極腐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蝕,決不能把腐朽當神奇。
10.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
(1)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即充分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積極借鑒了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既著眼于人類文化發展的前沿,吸收了人類優秀道德的精華,又立足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體現了新時期新階段的時代精神。
11.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特征。基于剝削制度的體現和維護少數剝削階級利益的道德,不可能以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主義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體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私有制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2)為人民服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非常豐富,只有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才能正確處理好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在新形勢下,倡導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就是要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貫穿于各種具體道德規范之中。通過具體道德規范,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
(3)為人民服務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表現。它不僅是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群眾的要求。每個公民不論職業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夠在本職崗位,通過不同形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為人民服務中包含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
12.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在社會主義社會里,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關系,決定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2)集體主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第一,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輔相成。每個人的正當利益,都是集體利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體現著個人長遠的、根本的利益。第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體利益。第三,堅持集體主義,維護集體利益,要保障個人正當利益,使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得以實現。
(3)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要反對個人主義,尤其要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總是以個人為中心,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時,把他人、集體和社會當成實現個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它不能代表正當的個人利益。極端個人主義是個人主義的惡性膨脹,既會給社會、集體和他人造成損害,也會給個人帶來失敗和不幸。
基本觀點梳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