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教學設計
(放投影) “分析方法是近四百年來人類認識自然界方面獲得巨大進展的基本條件”。——恩格斯 師:如何正確地運用分析的方法,請大家閱讀教材第27頁,概括出來。 ③正確運用分析的方法(板書) 生:第一,分析每一個要素。 第二,分析要素與要素之間的聯系。 第三,在整體中把握各個要素。 師:關于光的認識 光是什么?人們分析了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認為光是微粒;人們又分析研究了光的干涉、衍射現象和其他一些微粒說不能解釋的現象,認為光是波。當人們測出了各種光的波長,提出了光的電磁理論、似乎光就是一種波,一種電磁波。但是,光電效應的發現又是波動說無法解釋的,又提出了光子說,當人們把這些方面綜合起來以后,一個新的認識產生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師:分析不是單純的“分”,而是“聯結”中的“分”,“只分不聯”就會導致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犯形而上學主義的錯誤。 生:正確的分析方法應當是:必須在思維中抽出組成整體或過程的要素“單個”分析,同時分析要素相互間的聯系,并抓住本質的東西,最后從整體上把握各個要素。 師:所以,要認識事物不僅要分析,還要綜合。 (2)綜合(板書)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綜合的含義是什么? ①綜合的含義(板書) 生:綜合就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要素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考過程。 師:綜合對認識事物有重要作用。 ②綜合的作用(板書) 師: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就是在分析基礎上綜合的結果。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曾猜測太陽是行星運動的力量來源;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曾指出行星在軌道運行的原因是力在起作用;美國物理學家胡克在實驗中證實了存在引力。但由于他們未作綜合,因而沒有提高到規律的高度來認識,牛頓把前人這些局部認識,通過整體綜合形成萬有引力定律,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生產的發展,系統綜合的思維方法更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綜合不是簡單地機械相加,還應注意正確運用綜合的方法。 ③正確運用綜合的方法(板書) 師:如何正確運用綜合的方法? 生:第一,抓住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第二,抓住各個部分的研究成果。 第三,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運動規律。 師:分析和綜合是兩種相反運行的思維方法,兩者的思維活動方向和在認識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但二者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在認識過程中是辯證統一的。 生: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個奮斗目標,就是在分析了國際與國內、歷史與現狀、成績與問題、機遇與挑戰等方面,綜觀全局之后提出的。它是對社會重大問題進行系統綜合、運用戰略性思維的生動表現。 師:各部分的機械相加,不會形成新的知識。 (放投影)關于元素的周期律的發現 19世紀60年代,已經發現了63種元素,化學家們分析了元素的各種性質,又把這些東西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想尋找某些規律性的東西。德國的一位化學家發現了某些元素原子量之間的簡單關系,搞了三元素組分類(li,na,k;ca,sr,ba;p,as,sb;s,se,te;ci,br,i)法國的一位科學家則按原子量遞增,把元素排在一條螺旋線上,英國的化學家搞了一個“八音律”明確了元素的性質是它們原子量的函數。門捷列夫經過長期的分析綜合、思考,后來做了63個卡片,把63種元素的性質(包括原子量、化合物形態、溶解度等等)寫在上面,探索它們的規律。最后,他把元素按原子量逐漸增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又按性質相似上下對應排列。這樣,經過20年的努力,元素周期律被門捷列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