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課題
綜合探究 建設“學習型社會”
執筆人
編寫日期
執行人
執行日期
三維
教學
目標 [探究目標]本單元的綜合探究是依據課程標準--思想政治3第二部分2.8的“提示與建議”中的“學習型社會的特點”而設計的,旨在幫助學生感悟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學習將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了解學習型社會的特點,理解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是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懂得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認識建立學習型社會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本綜合探究設計的相關理論依據:(1)文化對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和作用(2)文化對人的重大影響和作用(3)文化競爭力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4)文化具有多樣性(5)文化具有繼承性(6)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重點
難點1)從眾多的職業、獲得知識的方式等角度,感悟“會學”比“學會”更重要,理解文化傳承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2)從人們接受教育方式、場所等方面的變化中,感悟學習型社會的特點。(3)從課堂的延伸、學習者范圍的擴大、學習方式的變化中,感受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性。(4)在“課外活動設計”中,學生圍繞 )我與學習型社會*收集整理材料,為課堂交流 #或主題班會$作好準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較多踐行、體驗的機會。
教法
教具
學生分小組自主收集相關資料,并整理成書面文字,教師適當進行引導.
教學過程
特色教案思考題提示:問題1:古訓“學海無涯”和“學無止境”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義?要點提示:第一,新知識不斷出現,需要人們不斷學習,第二,知識創新在不斷進行,知識創新也是沒有止境的,第三,知識在不斷擴展,需要人們不斷提高學習和運用能力。問題2:對于文化的傳承來說,相對于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學習型社會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探究過程和探究策略]本單元綜合探究可分三個階段完成。一、第一階段。課前收集與整理1、全部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分成若干小組,組員多少自定,組長自定。2、提出探究主題(1)教育在文化傳承中起怎樣的作用?(2)為什么要建立學習型社會? (3)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是什么?(4)建立學習型社會的條件有哪些?(5)建立學習型社會的目的何在?(6)怎樣做到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7)學習型社會有哪些特點?3、分工合作,各小組圍繞主題通過書籍報刊剪輯、圖書資料查詢、電腦網上下載以及做一些社會調查等方式,搜集課本內外與建設學習型社會有關的信息資料。這一過程由小組長安排。4、按問題對材料進行認真分析和篩選,通過歸類整理,形成可交流的材料(文本式、圖片說明式或多媒體展示件),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能系統闡述所要表達的觀點。(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與探究精神,體驗研究性學習的樂趣,發現自己的潛能,增強自信心)二、第二階段。課堂展示與交流1、各小組在上課前找好座位,同組的組員坐在一起,為討論創設有利的環境。2、播放有關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視頻資料,全班統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