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2.2 姓名:
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亞里士多德
學習目標 (明確目標,心中有數)
知識與技能:1、唯物主義及其表現形式;唯心主義及其表現形式。正確認識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區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2、從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論來分析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從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判斷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3、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運用情景教學,歸納得出教材基本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學習,讓學生懂得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在實際工作、生活、學習中,我們要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學習重難點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
學習過程
【基礎梳理】(a級,請快速瀏覽教材,完成下列內容,并記住它)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 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認為,______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________決定_______;唯心主義認為,______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_________決定_______。
2.唯物主義
(1)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____________唯物主義、________唯物主義、_________和___________唯物主義。
(2)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合理之處是,堅持了____________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它最大的不足是將 歸結為 ,這就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3)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_________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________,認為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因而具有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_等局限性。
(4)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 ,反映了 的客觀要求,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