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特殊性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設計
課堂探究(p74):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著什么哲學道理?
探究提示:孔子對不同人所問的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這一哲學道理。(注:根據學生情況簡單介紹
孟懿子:魯國最有勢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時候不僅用魯公(諸侯)的禮儀,甚至還有用天子禮儀的時候,這就叫僭越。<禮儀要求:一是要虔誠恭敬盡到禮數,不能敷衍塞責; 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禮教,即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僭越。>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出身貴族,驕奢淫逸,有聲色犬馬諸多切身之疾。
子游、子夏:孔子的高徒,供奉父母的禮節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孔子唯恐他們的敬愛之心不夠懇切,用這話來警示弟子,讓他們知道,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內在,因此不應該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內心。)
參見p74 “相關鏈接”:華佗對病癥作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從而藥到病除。
補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異同(根據學生情況講解)
區別:
① 含義不同(略) ② 理論依據不同(略)
③ 哲學范疇的類屬不同:一切從實際出發類屬于唯物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類屬于辯證法。
聯系: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實際,認識符合客觀實際。
【本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分析、解決每一個具體矛盾時,一定要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即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人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活的靈魂,也是我們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方法。
附:體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部分成語:
對癥下藥 治之宜殊 入鄉隨俗 隨機應變 因人而異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因時制宜
量入而出 抽薪止沸 量力而行 量體裁衣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等。
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部分成語:
張冠李戴 生搬硬套 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抱薪救火 火上澆油
一刀切 一風吹 生吞活剝 粗枝大葉大而化之 不問青紅皂白 各打五十大板
依葫蘆畫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