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 銨鹽
通過[實驗1—5]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得出銨鹽的通性—均能與堿共熱產生氨氣。并讓學生根據 、 與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離子反應方程式。通過該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氨的實驗室制法
可以采用邊講邊實驗的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反應原理由學生討論選擇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方案,并通過實驗進行總結。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2.使學生掌握氨的化學性質及實驗室制法。
3.使學生了解銨鹽的性質。
4.使學生掌握銨離子的檢驗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以及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 氨的化學性質,鋁離子的檢驗。
三、實驗準備 的球棍模型、一集氣瓶 、一燒瓶 、濃氨水、濃鹽酸、 溶液、 晶體、 晶體、 。晶體、酚酞試液、紅色石蕊試紙、試管、燒壞、試管夾、玻璃棒、滴管、酒精燈、雙頭膠塞、乳膠管、止水夾。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氨的性質和用途
第二課時 氨的實驗室制法,銨鹽的性質
五、教學方法 引導—探索法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言】我們知道“氮是生命元素”。氮是蛋白質的重要成分,動、植物生長需要吸收含氮的養料。一般植物不能直接攝取空氣中的游離態氮,只能吸收兩種形式的化合態氮,一種是氨或銨鹽,一種是硝酸鹽,這一節我們就學習氨和銨鹽的一些知識。
【板書】第二節 氨 銨鹽
一、氨
【引入】回研究物質的性質首先要從其結構入手。請用電子式及結構簡式表示氨分子。
【板書】1.氨的結構
【設問】氨分子極性如何?空間構型又如何?
【展示】氨分子的球棍模型。
【思考、討論、書寫】
【觀察、思考、分析、回答】
化學鍵:共價鍵
空間構型:三角錐形
分子極性:極性分子
【展示】一瓶集滿nh3的集氣瓶。
【演示實驗 1-2】噴泉實驗,觀察現象。此實驗說明nh3具有什么性質?
【設問】氨氣具有哪些物理性質?
【板書】2.氨的物理性質
【指導閱讀】課本相關內容。
【強調】氨極易溶于水,也易液化。氣態氨在液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常用液氮作致冷劑。如各大型場所的制冷設備。
【一位同學上臺聞氣味】刺激性氣味。
【觀察、思考、分析、回答】
1.燒瓶內形成噴泉現象,燒瓶內液體變紅。
2.nh3極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顯堿性。
【思考、回答】
【理解、分析】
【設問】在噴泉實驗中,氨溶于水后顯堿性,這過程中nh3發生了什么化學變化?
【板書】3.氨的化學性質
(1)氨與水的反應
【講解】nh3溶于水,有一水合氨生成,并有少部分一水合氨分子發生電離。例如 0.1mol/l的氨水在25℃時,只有1.34%發生電離。
【板書】
【講述】氨水不穩定,受熱分解,寫出化學方程式。
【思考、回答】
氨溶于水后有堿性物質生成。
【思考、回答】
氨水有弱堿性。
【書寫】
【設問】濃氨水加熱得到大量氨的原因是什么?
【追問】濃氨水中若加入生石灰或固體燒堿會有什么現象?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