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六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9.c,解析: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遺體被分解者分解簡單的無機物過程中,釋放能量。
10.b,提示: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個體數量越龐大,其中的食物就越多,彼此間的聯系也就越復雜。因為一種綠色植物可能是多種草食動物的食物,而一種草食動物既可以吃多種植物,又可能成為多種肉食動物的捕食對象,從而使各條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食物網。
11.a,提示: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12.d,提示:綠色植物與生態系統碳循環有關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13.c,提示: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的作用是把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這樣才能被生物體利用,所以,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動植物的遺體、排出物和殘落物中所含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這樣才能被綠色植物重新利用,所以,分解者是生態系統的必備成分。消費者既不是主要成分,也不是必備成分。故生態系統長期維持下去,除非物質的物質和能量外,必須有生產者和分解者。
14.提示:此題旨在考查生態系統食物網中某種生物數量變動對其他物種的影響。從上述食物網中可以看出,蛇既是山貓的天敵,又是鷹的食物,而鷹又是兔的天敵。因而當蛇全部損光后,山貓將失去天敵的捕食,數量劇烈增加。鷹則將更多地以兔為食,保持數量基本不變,同時,山貓也是兔的天敵,山貓的增加,也將引起兔的減少,因而蛇減少的結果必然引起山貓數量的上升和兔數量的下降。
參考答案:(1)兔 (2)山貓(3)生產者 消費者 (4)花生和草 太陽光能 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15.提示:本題考查碳循環有關知識。碳循環具有全球性。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的。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徑是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合成的含碳有機物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到各級消費者。碳從生物群落返回無機環境的途徑有生產者、消費者的細胞呼吸,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燒,應該說明的是,硝化細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也參與碳循環。
參考答案:
(1)
無機鹽 co2 hco 有機物
- + + +
全球
(2)co2
(3)①光合作用 食物鏈和食物網
(4)細胞呼吸 分解作用 燃燒等利用
16.提示:本題考查種群數量的變化及生態平衡問題
參考答案:(1)a 140千或140 000
(2)可食的植物增加 猞猁爭劇減少
(3)猞猁捕食一定數量的雪兔,使森林植被不致被過度破壞,從而維持了系統的穩定
(4)60千只 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