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的結構教學設計
課程名稱:生態系統的結構授課章節:第5章 第一節
教學目標:1. 讓學生理解生么是生態系統及生態系統的種類。2. 讓學生學會知道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及有哪些成分。3. 通過對營養級能量流動的理解,讓學生明白越是最高營養級的生物導致能量浪費越嚴重。4. 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內容,在生態系統的結構成分及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和對食物鏈食物網的認識,聯系實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復雜性是如此重要。
教學重點:1.生態系統的種類2.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3.食物鏈與食物網。
教學難點: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2.食物鏈食物網及營養級。
板書設計: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概念:一、生態系統的分類1. 自然生態系統i海洋生態系統 ii森林生態系統 iii濕地生態系統 ……2. 人工生態系統i城市生態系統 ii農田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1. 組成成分i外界環境 ii生產者 iii消費者 iv分解者三者之間的關系2. 食物鏈和食物網i食物鏈 :營養級 概念ii食物網 概念
習題、作業:1. 下列生物哪個不是消費者。 ( )a 蛇 c 蚯蚓b 貓 d 蛔蟲2.一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生產者不一定是綠色植物。b 錯綜復雜的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c 食物網是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渠道。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一只貓的食物為40%米飯,60%魚。(該魚吃草長大的)試求這只貓長了1kg至少需要多少綠色植物?
教學后記:
(教學總結)本章內容比較零碎,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比較多。需要學生在課前預習,充分做好準備。這一節內容理解性比較強,課本只補過短短五頁書,但聯系方面非常廣,既有生態系統的類型,又有系統系統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這些光考記憶是絕對不行的。首先應該指出本節的重點很難點;其次,舉例說明,利用身邊的環境很生物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生動地理解記住;最后,讓學生做些例題,在做題中幫助學生理解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結構。
教學內容:
(過程設計)1.引言的教學設計;結合復習群落的演替,指出群落與環境的關系引出題目。2.指出生態系統的概念,在黑板上板書;生態系統:由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3.提問學生,讓學生來回答;動物園里飼養的各種動物,栽了各種植物,一個動物園里面的全部動物是一個生態系統嗎?全部動植物能?為什么?學生回答后進行分析說明。4.舉例子,鞏固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理解 一個池塘里面的所用生物和非生物以及陽光就夠成一個生態系統。等等,舉兩三個例出來。5.由例子點出生態系統的類型; 自然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 人工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6.總結個種類型的生態系統的共同點,指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組成成分: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三者之間的關系,生產者將不能被生物利用的能量轉為能夠讓生物直接利用的能量,分解者將動植物的排泄物急尸體分解成無機物供生產者利用,消費者加快生態系統物質的運輸和能量的流動,對植物的授粉和種子的播種也有作用。7.舉例提問,讓學生明白各種生物是屬于生產者,消費者還是分解者; 蚯蚓是消費者嗎? 藍藻是分解者嗎?為什么?總結學生的回答,分析說明。8.列出食物鏈上的營養級的圖片給學生看,引出食物鏈和營養級;食物鏈(捕食鏈)生物之間存在捕食關系。指出高中階段的食物鏈是指食物鏈。9.提問,食物鏈上一般不超過五個營養級,想一想,是為什么? 幫助學生解答:能量由上一營養級流到下一營養級一般只有10%——20%,如果超過五個營養級,生態系統將會崩潰。10.示出食物網的圖片,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問學生從中看出什么? 提示多條食物鏈之間相互交叉的動態情景,最后說出食物網,并在黑板上寫出食物網的概念: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養結構11.提問,如果某一食物網只有一兩條食物鏈,那么其中的一種生物滅絕了,會導致什么情況?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食物網的復雜程度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直接相關。12.總結全節內容,將大綱和重點難點再次提出,布置作業鞏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