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pcr技術的基本操作
2、理解pcr的原理
3、討論pcr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在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的實驗過程中,應避免外源dna污染,嚴格控制溫度等反應條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pcr實驗的操作及結果分析,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教學重點:pcr的原理和pcr的基本操作
教學難點:pcr的原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現代生物技術中,dna技術可謂是尖端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基因工程、基因診斷、基因檢測、古生物鑒定等都離不開對dna分子堿基序列的分析。而分析dna堿基序列,就需要一定量的dna片段。怎樣迅速獲得足夠量的dna片段呢?今天我們來研究學習dna分子的擴增技術――pcr技術。
(二)進行新課
1.基礎知識
pcr技術擴增dna的過程,與細胞內dna復制過程類似:
1.1細胞內dna復制條件分析:
條件 組分 作用
模板 dna的兩條單鏈 提供復制的模板
原料 四種脫氧核苷酸 合成dna子鏈的原料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打開dna雙螺旋
催化合成dna子鏈
能量 atp 為解螺旋和合成子鏈供能
引物 rna 為dna聚合酶提供合成的3’端起點
1.2細胞內dna復制過程
(1)dna的反向平行結構:(結合投影圖)
核苷酸分子的結構與方向性:(分子結構模式圖)
由核苷酸通過3,5-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核苷酸長鏈:(模式圖,體現方向性)。
dna雙螺旋結構的反向平行結構:
(2)dna的復制過程:
解 旋:解旋酶、atp,dna兩條鏈打開,,形成兩條dna單鏈。
引物結合:在dna單鏈3’端與dna反向配對結合,確保引物3’端與dna單鏈準確配對。
dna聚合酶結合:
子鏈合成:dna聚合酶從引物3’端開始,將配對的脫氧核苷酸連接起來。
后續加工:dna聚合酶i將引物切去,并合成空缺處的dna單鏈,再由dna連接酶將不連續的dna子鏈連接起來(半不連續合成。先導鏈,滯后鏈)
子鏈合成特點:不能從頭合成;合成方向為“5’→3’合成”。
感悟生命的神秘:dna聚合酶不但能夠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還具有校對功能。它在每引入一個核苷酸后都要復查一次,只有堿基配對無誤后才能繼續往下聚合,它不能從頭合成。rna聚合酶沒有校對功能,因此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而是從頭合成的,它的錯配可能性較大,在rna引物完成功能后即被dna聚合酶i刪去,代之以高保真的dna鏈。
[思考]dna分子能準確復制的原因有哪些?
dna雙螺旋結構提供模板;堿基互補配對;dna聚合酶的復查功能。
[思考]細胞內哪些物質是從頭合成的?rna合成、蛋白質合成。
1.3dna分子復制的人工控制
解開螺旋:在80~100℃時,dna雙螺旋打開,形成兩條dna單鏈,稱為變性。
恢復螺旋:在50℃左右時,兩條dna單鏈重新形成雙螺旋結構,稱為復性。
復制條件:緩沖液,dna模板,四種脫氧核苷酸,熱穩定dna聚合酶,兩種引物。
反應場所:pcr儀(自動溫度周期性調節)。
[思考]緩沖液相當細胞內的什么成分?(核基質)1.4pcr的反應過程
變性:在95℃時dna解旋
復性:在50℃時引物與dna單鏈結合
延伸:在72℃時合成dna子鏈(兩個引物間的序列)2.實驗操作
2.1 pcr反應體系:緩沖液、dna模板,四種脫氧核苷酸原料、熱穩定dna聚合酶、兩種rna引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