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教案設計.doc
高中生物學“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與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問題、環境問題等關系十分密切;光合作用總的反應方程式的確立歷經了科學家們293年的艱辛探索,滲透著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光合作用整個生理過程復雜而抽象,它包含發生在葉綠體中的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蘊含著物質轉變、能量轉化,涉及到較復雜的概念、原理、規律。因此,一般的教學媒體、方法,難以使絕大部分學生準確、全面、高效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培養情感,我們借助cai、優化教學過程(含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等要素的優化組合),充分激活學生較高層次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地學、合作地學,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質。 一、 確定教學目標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 了解光合作用的結構和物質基礎;2. 理解光合作用的反應方程式、概念、過程、意義;3. 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和實質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智能目標:
1. 自學研究史,了解科學家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2. 通過試驗(含設計)及相關科學方法的學習,培養初步的研究能力和運用相關學科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3. 運用原理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
1. 通過研究史的學習及實驗設計與實施,培養科學態度及創新、合作等科學精神;2. 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及動態變化全過程的分析,認識普遍聯系、運動變化、內因與外因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和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3. 借助光合作用意義分析,滲透生物學進化觀點、生態學觀點、生命科學價值觀等的教育。2、教學重點(1)理解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和概念(2)掌握光合作用連續的全過程圖解和實質、構建植物代謝知識結構體系(3)掌握生命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著力培養初步的研究和創造能力(4)分析光合作用的意義和影響因素,深刻理解生命科學的價值3、教學難點(1)科學實驗方法的教育(2)完整知識結構的構造(2)光合作用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4、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型與師生共同探究型相結合(含自學、實驗、談話、討論、講授等)5、教學手段:(1)cai: ①臭氧層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減緩溫室效應? ②設計實驗,證明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③設計實驗,探索葉綠體中色素接受何種波長的光 ④動畫演示光反應過程、暗反應過程 設計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 設計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的氧來自于水 設計實驗,光合作用過程中需要原料二氧化碳 設計實驗,探索光合作用過程中碳的循環途徑 ⑤光合作用在世紀之交的研究動向(2)分組實驗:色素的提取和分離6、課型:新授課7、課時:2課時二、教學方案與教學策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