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光合作用
第1節 光合作用
一、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
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能在葉綠體中如何轉換成電能,進而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的過程
2.了解nadph和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在暗反應中轉換為儲存在糖類等有機物中穩定化學能的過程
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對課件的分析與討論,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認真探索知識的嚴謹科學態度,并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及熱情
能力目標
1.理解和獲取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科學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和觀察力
3.學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1.光能轉換成電能 2.電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
【教學難點】光能轉換成電能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演示法相結合
【教 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引言
(課件展示)從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危機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重影響以及我國耕地減少與人口數量大引發的糧食需求的突出矛盾;從提高糧食產量的緊迫性和巨大潛力,引出進一步對光合作用中能量轉換和物質變化進行深入研究的必要,從而導入本節的研究內容——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
教學過程
< 師生共同活動>概括復習必修課《光合作用》一節的內容
< 教師啟發學生回憶>在高二學習中已知的能量轉換過程,與本節第一段結合,引導學生推導出光能在葉綠體中轉換的三個步驟的發生部位及反應階段(課件展示),并進入下面的三個研究主題。
一、光能轉換成電能
< 學生活動>觀察、回憶葉綠體結構,特別是與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有關的色素的種類、功能。
< 小結>從色素的功能方面對各種色素進行分類總結。
< 教師活動>“光能是如何轉換成電能的”?課件展示光能轉換成電能的動畫示意圖,要求學生反復觀察,引導學生通過對示意圖的觀察、分析、討論,依次解決以下問題:
1.a、b表示色素,它們分別代表什么色素以及各自的作用?2.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么變化?
3.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是怎么失去電子的?4.失去電子的葉綠素a是什么性質?
5.失去電子的葉綠素a從哪里奪取電子?試寫出水分子光解的反應式?6.脫離葉綠素a的電子去哪里了?
7.最終的電子供體和電子受體分別是?
<小結>在光的照射下,少數處于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連續不斷地丟失電子和獲得電子,從而形成電子流,使光能轉換成電能。
二、電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
<教師活動>提出水的光解中電子的傳遞和氫離子的去路的問題,以此進入第二個研究主題,即電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展示課件)光合作用中形成nadph和atp的動畫示意圖和對教材中資料的閱讀,引導學生分析:
1.水的光解產生的電子和氫離子最終傳遞給什么物質,并生成了什么物質?反應需何條件?嘗試寫出物質變化的反應式。
2.在電子傳遞過程中還形成了什么物質?寫出其反應式。3.在物質形成過程中,能量形式發生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