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
第五章第4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
光合作用過程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一課,主要介紹了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應用等知識。教材介紹的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幾個經典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過程介紹了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通過學習光合作用強度,引導學生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使知識得到遷移和應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嘗試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境因素。
2..說出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
3..簡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目標:
1.過多媒體投影,對光合作用過程圖解的分步展示,運用化學知識理解物質和能量變化,理順所學知識的邏輯順序,啟迪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觀察聯想、歸納綜合、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2.過讀書和師生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自學和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技能、技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過生物結構和生理功能相統一,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相聯系等生物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幫助學生樹立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2.過科學家研究光合作用暗反應的科研成果的介紹,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思想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生理過程
難點:(1)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與條件、物質與能量轉換的關系。
(2)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系。
四、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的學生在初中接觸過生物學,但對本節知識的支撐較弱,加上學生有城市的也有農村的,生物的知識層次有差別,在教學中通過一些學生很熟悉的貼近生活的知識、圖片、動畫激發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和探究。
五、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結合問題、討論、比較、歸納多種教學方法,并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再現科學發現過程,并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情況。
(2)準備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溫室中二氧化碳的調控示意圖
2.學生準備
(1)閱讀本節課的內容。聯系前面學習的光合作用探究歷程本節課內容作一了解。
(2)調查當前農村生產的實際情況,搜集有關與光合作用的生產實際例子。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由糧食短缺問題導入,讓同學們思考光合作用的意義,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及衡量光合作用的指標是什么?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光合作用的原理。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