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8
瓷器的胎體可塑性極強,可以制作成各種形狀的器物,便于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瓷器可以大量生產,與金、銀、銅等金屬器物相比,瓷器既經濟又實用,所以一經問世,就深得世人喜愛。
瓷器不僅是可供使用的物質器皿,而且在造型、色澤和裝飾工藝等方面,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美學鑒賞性和收藏價值,堪稱實用與觀賞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交融的產物。中國既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瓷器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產國。
瓷器成熟于東漢晚期,后經魏晉南北朝400多年的發展,形成中國陶瓷史上的第一個發展期,這時期以青瓷獨盛為主要特征,且歷久不衰。
唐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當時除南方越窯青瓷與北方邢窯白瓷相互媲美,形成所謂“南青北白”的格局外,其他如三彩陶器、黑釉、花釉、絞胎以及釉下彩繪也盡顯風采。
宋代是中國制瓷業極其輝煌的歷史時期,各地新興窯場不斷,涌現出不少馳名中外的瓷窯。所謂“五大名窯——定、
汝、官、哥、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此五大名窯外,宋代還形成了八大瓷窯體系。
宋代,與宋王朝并存的還有遼、金、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這些地區的瓷器,以鮮明的游牧民族風格和地域特征著稱于世。元朝,當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后,不僅迅速發展為明清瓷器生產的主流,同時也是行銷海外的主要品種。紅釉、藍釉等高溫顏色釉的燒制成功,也是中國制瓷工藝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明清時期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業中心,中國瓷器在這個時期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其主要特征是形成了五彩
繽紛的彩瓷世界,各種高溫及低溫顏色釉瓷的燒制技術,也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
5.下列對“中國瓷器藝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國瓷器精湛的工藝與藝術成就在世界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b.中國瓷器的胎體可塑性極強,可以制作成各種形狀的器物,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經濟實用,所以一經問
世,就深受世人喜愛。
c.中國瓷器在造型、色澤和裝飾工藝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美學鑒賞性。
d.中國瓷器堪稱實用與觀賞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交融的產物。
答案 b
解析 表述的主體為“中國瓷器的胎體”,與題干不符。理解的側重點在“制作”與“成本”上,也偏離
了“中國瓷器藝術”。
6.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國瓷器是用瓷石和高嶺土做胎,在1200℃的高溫中燒成的,胎體較陶器堅固,經久耐用。
b.瓷器成熟于東漢,后經魏晉南北朝400多年的發展,形成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發展期,這時期的瓷器以
青花瓷為代表。
c.唐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當時南方越窯青瓷與北方邢窯白瓷相互媲美,其他如三彩陶器、
黑釉、花釉、絞胎以及釉下彩繪盡顯風采。
d.宋朝出現的成熟的青花瓷,迅速發展為元明清瓷器生產的主流,同時也是瓷器行銷海外的主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