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應用十大技巧
有一名同學寫以“考驗”為話題的作文,他就沒有選用杜甫、文天祥、蘇武等歷史人物的材料,而是將當年感動中國的人物——云南省寶山市公安局副局長明正彬的事例寫進了文章:
云南省寶山市公安局副局長明正彬,這個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緝毒戰線的最前沿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經歷了無數次鐵與血的交響。在毒販子面前,他嚇不怕,買不動,難不倒;毒販子在他手下,過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為有他和他的戰友,在考驗面前挺得住,站得直,扛得動,所以我們才能享受清新的空氣,燦爛的陽光。
這樣的事例,貼近現實,時代感強,令人欣喜。
五、高考作文素材應用技法之對比映襯
正面論證和反面論證是議論文寫作中的兩種論證方法。當你確定論點之后,就要用論據來證明你的論點是正確的。對比論證既是一種論證方法,也是一種應用素材的方法。這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把性質上相反的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后,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能有效地說服讀者,使作者的觀點鮮明突出。因為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比較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了。古人說:“無反則正不顯”,正反一對比,人們就會更清楚地發現真理,認清事物的本質。
例如這樣一段話:貝多芬甩開了塵世的喧囂,在音樂的國度里盡情跳躍;居里夫婦拋棄了名利的紛擾,在科學的世界邁出了更深遠的步伐;陶淵明忘卻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們的人生輕松徜徉,嗅著人間的芬芳。而別里科夫被世俗束縛在套子里,葛朗臺被金錢拖至了死神的身邊,他們沒有全力輕松地奔跑,最終被卷入世俗的濁流中……(選自高考滿分文《輕松起跑》)
我們面對同一個話題,總能找到正、反兩方面的人物素材,運用對比手法將這兩種人物放在一起做一個深入的比較,優與劣、好與壞、美與丑自然會更加鮮明突出。這種方法可以廣泛運用于各種文章的寫作中。
六、高考作文素材應用技法之故事新編
話題作文允許編故事,利用古典名著等進行“故事新編”近年來大行其道。嚴格意義上講,“故事新編”屬于對一個材料的另類的使用方法。它并不是一種新的文體,大致上屬于小說。其寫法是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選取人物、情節作一番改造,形成新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則改變不大,大致保持原作風貌。這樣的故事既可以避免胡編瞎說,又可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使故事增加許多趣味性,令人愛讀。
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木石前盟確實感人,可金玉良緣并不是我一手策劃出來的,我也在追尋著自己的愛情呀!當寶玉挨打時,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嗎?但林妹妹那紅腫的雙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們對我自然視而不見了。調包計給我招來一片罵聲,可誰又知道當我聽到寶玉的一聲“林妹妹”時,我的心中也痛苦萬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愛情,還承擔著破壞別人感情的罵名,誰又曾為我說過一句公道話呢? (《寶釵鳴冤》湖北考生)
上述例子,就是一則典型的故事新編。考生立足于名著的宏觀,在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大膽地選擇了“為寶釵鳴冤”的角度,列舉原著中的種種事實,言之有理,讓讀者信服。考生從高考作文的話題(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出發,在充分把握名著的前提下,充分運用名著的相關材料,為自己考場作文的中心服務,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