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專項考點五-正確使用熟語
首先是語義的雙層性,除字面意義外,必須具深層次的比喻義或引申義。如“踢皮球”本指以腳踢球的運動方式,后喻指不負責任地互相推來推去;“打預防針”,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藥水,常用來比喻對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預防;“財神爺”本意是迷信中讓人致富的神,引申為掌管錢財或能給人錢財的人。其次,口語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濃厚,且褒揚、贊許和中性的極少,如“老黃牛”“破天荒”“打游擊”。諧謔、諷刺和貶義的占絕大部分,如“拍馬屁”“寄生蟲”“紅眼病”“小心眼”“吃獨食”“眼中釘”等。第三,它在結構上大都是“三字格”,也有少數二字或多字的,如“下海”“吃醋”“下課”“喝迷魂湯”“喝西北風”“鉆牛角尖”“打退堂鼓”“一推六二五”“解鈴還需系鈴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試比較下面兩組詞語,體會慣用語生動通俗的口語表達效果:成語:置若罔聞 阿諛奉承 李代桃僵慣用語:耳邊風 拍馬屁 替罪羊、背黑鍋5、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簡意賅的語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過寫作體現出來。例如:1、知識就是力量。2、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3、事實勝于雄辯。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由此可見,熟語比成語更貼切生活,更貼切社會,更貼切實際;因而能進一步擴大中學生使用詞語與進行語言實踐的范圍。《考試說明》的調整更符合生活實際,對中學語文教學能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四、規律探尋1、命題規律與預測熟語考查的命題思路和命題形式不會有變化,仍將放在第i卷,以選擇題的形式,結合成語一起考查。即在每題中有二至三個選項繼續考查成語,另外一至兩個選項考查慣用語、格言等,語料仍將選自報刊中的熱點報道。高考中熟語考查以成語運用為重點,復習備考的時候,應以成語為中心,適當擴展涉及一些內容健康,含義較為固定、短小定型的熟語。重點應落在成語使用不當的幾個方面:對象搞錯,望文生義,語境不合,褒貶失當。2、方法探究要正確使用熟語,平時大量積累和細心分辨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系統、有準確突破點的復習效率才最好。所以最好做好三整理工作。一是把典故熟語(主要是成語)集中整理一下,如火中取粟、朝三暮四、上下其手、青梅竹馬等,明其典故,則不會用錯。二是將含有易望文生義語素的熟語整理一下,如“不刊之論、不足為訓、萬人空巷”加點字的意義,必須真正掌握。三是將有特定感情色彩且又容易忽視的熟語整理一下,如不見棺材不落淚(貶義)、吃不了兜著走(貶義)、冬寒抱冰,夏熱握火(褒義)等。五、誤區警示(一)改造成語。或者換詞,或者出現錯別字。例如:1、面對不幸,是怨天憂人,還是勇敢地迎接命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