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曲
第三節(jié) 曲
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題薈萃
XX年高考題
(XX年上海秋季卷)
(四) 閱讀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題。(8分)
[越調(diào)] 平湖樂
堯廟秋社 王惲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①弦聲斗高下,笑喧嘩,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注]①霹靂:琴名。
14.簡要描述堯廟社日中的村民活動。(2分)
15.對這首散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曲描寫堯廟社日活動情景,展現(xiàn)了當?shù)氐拿耧L民俗。
b.“社壇煙淡散林鴉”暗示了村民舉行祭祀活動的季節(jié)。
c.“山如畫”描寫遠山明麗的風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動。
d.本曲用詞清新高雅,但是整體仍不失通俗樸茂的本色。
16.“不羨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課本哪首詩中的詩句? 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分)
XX年高考題
(XX年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
[折桂令] 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蕭?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1)“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
答案 借代,反問。
解析 “粉黛”借指歌伎,“笙簫”代指簫聲,均屬借代;“何處笙簫?”自然是反問。“粉黛”在課文中有注釋“借指歌伎”,即使沒看課文注釋也應該知道屬借代,因為在所學過的文言課文中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還不在少數(shù),與“粉黛”類似的有《柳毅傳》“娥眉
不舒”中的“娥眉”,課文也有注釋,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紅顏、傾國”等都是代美女。
與“笙簫”類似的有“絲竹、胡琴、羌笛”大詩句中常代音樂。
(2)“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