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曲
②梁苑:亦稱梁園、兔園,漢梁孝王劉武所建園同,園內(nèi)聚集著一班著名文士。
(1)【雁兒落】描繪了~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描述。
(2)這首曲詞在抒發(fā)離人去后送別者凄涼惆帳的情感時運用了虛實結合與以景寫情的手法,請結合曲句,就
其中一種手法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 (1)描繪了一幅風和日麗中鶯歌燕語、桃杏爭芳,暮雨蒙蒙里江天一線、平靜遼闊的江南春日圖。
(2)虛實結合:前六句實寫春日美景中飲酒送別的場景,后六句借助想象,寫夢境中思念今日送別之會及
朋友離去后自己的孤單愁苦,表達自己對朋友的不舍與思念。以景寫情:曲子前兩句描繪出一幅明麗歡快的
圖景,以樂景寫哀情,反襯送別者內(nèi)心凄涼悲苦;曲子還用“暮雨”“長亭”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惆悵寂寞的
圖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2.(浙江省稽陽聯(lián)誼學校XX年高三聯(lián)考試題)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問題。
[雙調(diào)]折桂令•客窗清明
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 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1)這首元曲描寫的是什么時節(jié)的景色?寫景的觀察點在哪里?
(2)加點句子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 (1)清明(或暮春) 窗前
(2)反襯(以樂景寫哀情)。表現(xiàn)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獨。
3.(河南省鶴壁高中XX屆高三第一次壓軸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中呂]喜春來•金華客舍
張可久
落紅小雨蒼苔徑,飛絮東風細柳營。可憐客里過清明。不待聽,昨夜杜鵑聲。
(1)前兩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作簡要分析。
(2)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意象進行分析。
答案 (1)前兩句描寫春天的景象:落紅輕飄,細雨蒙蒙,苔徑蒼蒼欲滴;飛絮裊裊,柳絲搖漾,東風陣
陣送暖,這是一幅充滿生機的春天畫面。用反襯手法(以樂景寫哀情),抒發(fā)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2)“清明”時分,本來應在家鄉(xiāng)與親朋好友共度,但詩人卻成了他鄉(xiāng)異客,不免增添了悲愁。
杜鵑聲聲,有“催歸”之意,思歸之情與傷春之情交織,抒發(fā)作者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
XX年3月更新
1.(云南省XX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試題(4))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南呂] 干荷葉
劉秉忠
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減①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注] ①減:衰退。
(1)作者是怎樣描寫干荷葉的?“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這兩句與前面內(nèi)容有什么聯(lián)系?
(2)作者通過寫荷葉寄寓了怎樣的人生感慨?
答案 (1)抓住秋風中殘荷的憔悴之狀:既寫其葉干,又寫其柄老;既寫其色蒼,又寫其香減。五、六兩
句揭示了荷葉由翠綠變?yōu)樯钋嗟暮扇~,更由深青轉(zhuǎn)為枯黃的原因。
(2)作者通過寫荷葉抒發(fā)了青春之不再、年華之易逝的慨嘆。
2.(浙江省衢州市XX屆高三1月質(zhì)檢)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問題。
折桂令•九日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多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