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以“綻放”為題的材料加命題作文導寫
2、綻放是一種人生品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浸透著奮斗的淚水、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3、綻放是一種人生智慧,需要一定的能量積蓄和默默儲備。或者“過早的綻放會適得其反。”
(三)為什么綻放(為什么:綻放的原因)
1、綻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無論開出的是什么,無論開在怎樣的境地,都是值得為之驕傲的花朵,甚至是小草,也一樣綻放出生命的綠色為世界獻上一份獨特的芬芳。
2、綻放的人生才是美麗的。綻放的花朵最美麗、綻放的青春最亮麗、綻放的事業(yè)最輝煌、綻放的人生最精彩。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對美麗的翅膀,色彩斑斕。揮灑美麗,綻放色彩,原來我們可以如此美麗。
(四)如何綻放(怎么辦:綻放的條件)
迎難而上才能美麗綻放;默默追求才能美麗綻放;自信自強才能美麗綻放;堅持、忘我才能美麗綻放等。
四、搜索資料
(一)閱讀得到的間接資料
1、蟻族
租住在簡陋的平房中,拿著低廉的薪水,像草芥一樣被繁華的都市拋棄在路旁,卻從沒有忘記自己是一朵還未綻放的花。
蟻族,像所有人一樣夢想著“天堂”,追尋著希望,渴望人生中一次絢爛的綻放。
信念必將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
2、像山丹花一樣綻放
“草原上的媽媽” 都貴瑪從19歲起主動承擔撫養(yǎng)孤兒的責任。在那個少吃缺穿的年月, 都貴瑪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女,精心呵護著。她沒有生育,卻兒女成群,她家徒四壁,卻經常為牧民送去豐草,她是草原上綻放的山丹花。
大愛無疆,有愛的滋潤,內蒙古草原上的山丹花才開得異常鮮艷。
3、綻放的青春(一) 80后最美鄉(xiāng)村女校長李靈
師范畢業(yè)的李靈,回家后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xiāng)辦學的念頭。為此,她用家中的20萬元的積蓄辦了一所希望小學,擔任校長的她,事無巨細都要親歷親為,為了鄉(xiāng)村的留守兒童,她獻出了不只是家中的積蓄,還有好民的青春年華。烈日下,她騎著用200多元買來的三輪車收購廢舊書籍,為孩子們載回“精神食糧”,二十出頭的她,卻早已在臉上刻下歲月的痕跡,不,那不是歲月的痕跡,是她綻放的青春之花,掛在她臉上,映照在每個留守兒童的心里。
經濟的困難,路途的坎坷,也阻擋不了青春之花的綻放。
4、綻放的青春(二)生命之花在長江中綻放
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花朵,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3個19歲的青春生命逝去了,救起了兩個落水的兒童,當有人還在用天平衡量著這個天平兩端的價值的時候,他們,長江大學的學生卻用自己的義舉最好地詮釋了“義勇”,這個自古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卻在經濟發(fā)展中被我們丟失的詞語。
他們的青春之花并沒有在浪濤和旋渦中凋零,恰恰相反,他們的青春之花在我們的母親河長江之上綻放得異常絢麗。
5、平時練習中的事例
暴走媽媽陳玉蓉、白芳禮老人、平民慈善的哥……
6、自己閱讀中的事例
默默綻放的愛之花——曾有一位母親,在自己的兒子飽受無耳的恥辱(痛苦)后,依然將自己的耳朵移植給兒子。自那以后,她的長發(fā)總是嚴嚴實實地遮擋住她的臉頰。兒子一直很好奇捐給自己耳朵的好心人是誰,然而父母始終不說,只說是一位很有愛心的人。最終(后來),母親逝世(去世)了,父親叫來兒子,告訴他事實的真相。母親用一生默默地守候(堅守)這這個秘密,默默地維護兒子的幸福與安定。母親的愛如靜立在墻角悄然綻放的梅,清香四溢,永遠存留在兒子的內心,涌動著一份愛的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