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專題復習:掌握作文策略
五、各個擊破的策略
1、每天增加一點積累
每天增加一點積累,或誦一首小詩,或背一句名言,或攢一段材料,或記一則新聞……哪怕只是一點點,集腋成裘,可解高考作文“無米”的燃眉之急。
2、每練致力一個環節
考場作文的整個流程,一般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文體語言、擬題、過渡、開頭、結尾、行文、修改等環節,寫作訓練時可以側重于某個環節以求提升。就個人而言,可能存在某個薄弱環節,寫作時可以致力于這個環節以求突破。我們知道,提高作文成績的途徑之一在于減少失誤,變薄弱環節為強項。比如審題是薄弱環節,那就專門訓練審題,審題過關了,不再偏離話題,成績就有了基本保障;又如議論文寫作,老是泛泛而談失之膚淺,那就強化訓練“為什么”這一環節,強迫自己說出三四條理由,鍛煉說理的本領,文章就相對深刻了。我們說每練致力一個環節,不是致力于每個環節,而是要特別下工夫于薄弱環節。
3、每次打造一個片段
這是提高作文語言檔次的捷徑。考場作文是急就篇,客觀地說語言比較粗糙,如果能夠精心打造一個精彩的片段,表現出較高的語言表達水平,就會為整篇作文增加亮色。因此我們要以精彩的語言表達為目標,堅持片段作文訓練。比如記敘文,以生動形象為目標,寫作景物、肖像、動作、心理的段落;又如議論文,可以精煉流暢為目標,寫作闡述某種觀點的段落。片段作文訓練還可以把發展等級的語言要求作為目標。比如“句式靈活”,以靈活運用疑問句中的設問句和反問句、否定句中的多重否定句、整句中的排比句和對稱句以及常見的變式句,學著寫精彩片段。——這樣句子訓練和片段訓練就融為一體了。又如“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我們就可以恰當運用比喻、擬人、移就、通感等修辭手法來寫作寫景狀物的片段。當然,寫作片段要設計好情景,使片段訓練可以直接為篇章寫作服務。
4、每人強化一種文體
話題作文不限文體,也就是說考生可以任選一種文體進行寫作。因此,到了高三,尤其是進入復習迎考階段,完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一種文體作為強化訓練的對象,以求
高考時最佳發揮。要選擇哪一種呢?當然要選你最拿手的文體,而不要片面追求“品位”去練非我所長的體裁,更不可為了時髦學寫那些形式怪異的文章。如果你覺得自己長于形象思維,不妨專攻記敘文;如果你喜歡邏輯思維,盡可只寫議論文;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文筆優美,可向散文進軍……反之,在高考總復習的沖刺階段,對自己的寫作情況還不甚了解,平時練筆文體隨意,到了考場隨便下筆,絲毫沒有文體意識,不能做到揚長避短,甚至相反的揚短避長,那是相當危險的。強化訓練一種文體吧,高考作文便可臨陣從容。
所謂文體不限,并不是文體不分和文體不明。有的考生忽視文體要求,編織出一件件體裁雜糅的“百衲衣”,寫出一些非驢非馬“四不像”文章,結果丟了不少分數。在寫作訓練中,要堅持認認真真地寫幾篇比較規范的記敘文、議論文,打牢各種文體的基礎,力爭做到記敘能暢達曲折,描寫能惟妙惟肖,抒情能真摯感人,說理能嚴謹精辟,說明能條分縷析,在此基礎上,再發揮特長、求異創新。作文訓練要先“入格”再“出格”,先“死”后“活”,“死”去“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