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古詩鑒賞題型解讀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在下列這首詩中塑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參考答案] 山雨初霽,萬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凈。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蓮,是空山秋天恬靜幽美的景象。作者通過塑造這樣一種幽靜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詩人對安靜淳樸生活的向往和對污濁官場的厭惡。
二、語言類題型
詩歌的語言,主要是從“詩歌的語言特色、煉字”幾方面來進行考查。
(一)鑒賞詩歌語言特色:首先要求考生掌握表現詩歌語言整體風格的一些詞語,比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 “清新”、“絢麗”、“明快”、“含蓄”、“簡潔”等。其次要求考生對詩人本身的語言風格也有一些了解,例如李白的豪邁奇特,杜甫的沉郁頓挫,李清照的婉約細膩,王維的空靈,李商隱的絢麗,白居易的明快直白等。其考查形式主要為: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題分析:解答這類題,考生應從詩歌整體風格著手,先準確判定詩歌語言特色,從上述術語中挑選一兩個點明,進而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可以指出借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再說明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參考答案: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二)煉字:這是語言類題考查最常見的一種,它需要考生能夠1、正確判斷所考之字在詩中的意思(考生可在原詩基礎上通過“組詞法”確定該字在詩中的意思)。2、了解不同詞性的字在詩中可能產生的表達效果,如:動詞------使詩中所寫內容表現更生動,更有動感,用詞顯得新穎,不落俗套;形容詞------從形、聲、色、光等方面點出形象的特點,準確生動地傳達作者的情感,特別是表色彩的形容詞,多能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疊詞------舒緩語氣,增強韻律感,起強調作用,營造特定意境等;數量詞-----準確具體表現所繪之物。3、辨明語言運用的手法。其考查形式主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