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吁》課案設計
二.作者信息、把握主要問題。
1.史懷哲(1875—1965),法國神學家、哲學家、醫生,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一生致力于非洲國家的醫療服務事業,成為“叢林中的醫生”。 他幾十年如一日,直到與世長辭。被人稱為“非洲之父”。
創立并身體力行了“敬畏生命倫理學”。這種倫理學后來被譽為“標志著西方道德進步的一個里程碑”。他也成了“20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的巨人。”
195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幻燈2——法國神學家、哲學家、醫生
20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的巨人。
他的“敬畏生命倫理學”被譽為“標志西方道德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195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幻燈3——非 洲 之 父
38歲獲得醫學博士后,攜妻子遠赴非洲投入醫療服務工作,成為“叢林中的醫生”。
一生致力于非洲國家的醫療服務事業,九十歲時逝世于非洲。被人稱為“非洲之父”。
就在諾貝爾授獎儀式上,這位哲學家就自己關注的問題,向全人類發表了《我的呼吁》的演講。
——幻燈4《我的呼吁》
2、從課題入手,把握主要問題。
(1)題解
呼吁——向個人或社會申述,請求援助或主持公道。“呼吁”的內容往往是“真、善、美”,需要大眾共同努力。與“呼喊”不同。
(2)作者的主要呼吁什幺? (學生齊讀第一、第二段)
呼吁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
三.學習第一部分: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分析議論的層次。
(一)學習第一段
1、作者是怎樣闡述“要尊重生命的倫理”這一觀點的。學生思考:
①哪一句提出演講者的主張?
②演講者是怎樣逐層闡釋“尊重生命的倫理”的含義的?
2、借助多媒體板書引導學生歸納 幻燈5——觀點明確 闡述清楚
引導過程:
① 什么是“生命的倫理”?(實際上是“怎樣看待生物?”的問題。)
舊的倫理觀: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這錯了(標準錯了,后果嚴重),新的倫理觀對此是“反對”、“否定”。這是“破”。
新倫理觀認為“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這就是“生命的倫理”。這是“立”。
② 明白這種新的“生命的倫理”有什么作用?
從“對人類自身、對一切生物”兩方面說。最后得出:“人類不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實現真正的價值,同樣也要尊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這就是“尊重生命的倫理”的含義。
人類的直覺意識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即有生存的強烈愿望,我們看重自己的生命;人類周圍的一切生物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它們同樣渴望生存。所以,我們要“尊重生命的倫理”——這就是作者的“尊重生命的倫理觀”
板 書:
一.開門見山 直接呼吁 ①
——“全人類都要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
(一)什么是“生命的倫理”? ②—⑧
二.逐層闡述 結論: 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二)論述這種新的倫理觀的作用(⑨—○11)
對人類自身:改變生活的態度,尊重自己的生命。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