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7
在普希金銅像附近住著一位老翻譯家,一輩子專門翻譯普希金、萊蒙托夫的詩作,在文化大革命中親眼目睹普希金的銅像被紅衛兵用繩子拉倒,內心的震動不亞于一場地震。曾有人勸他搬家,避免觸目傷懷,老人卻一直堅持守在普希金的身旁,度過他的殘燭之年。
老翻譯家或許能給這尊孤獨的普希金些許安慰。許多人忘記了當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毀掉了美好的事物,當然便不會珍惜美好的失而復得。而年輕人漠視那段悲慘的歷史,只沉浸在金庸或瓊瑤的故事書里,哪里會有老翻譯家那份濃厚的情懷,涌動老翻譯家那般刻骨銘心的思緒?據說殘酷的沙皇讀了普希金的詩還曾講過這樣的話:“謝謝普希金,他的詩感發了善良的感情!”而我們卻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拋在街頭。
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經對于春天的詛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現對我是多么沉重,
……
還是給我飛旋的風雪吧,
我要漫長的冬天的幽暗。
有幾人能如老翻譯家那樣理解普希金呢?過去成了一頁輕輕揭去的日歷,眼前難以抵擋春日的誘惑,誰還愿意去在凜冽風雪中洗滌自己的靈魂呢?
離開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來到普希金的銅像旁。陽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綴滿普希金的臉龐。真好,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獨,身旁的石凳上正坐著一個外鄉人。我為遇到知音而興奮,跑過去一看,失望透頂。他手中拿著計算器正在算賬,很投入。他的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
再到普希金像的正面,我的心更像被貓咬一般難受。石座底部刻有“普希金(1799~1837)”字樣,偏偏“金”字被黃粉筆涂滿。莫非人們只識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嗎?
我們靜靜地坐在普希金塑像旁的石凳上,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陽光和微風在無聲流瀉。我們望著普希金,普希金也望著我們。
1.下面對原文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 )
a.文章開篇作者提到,相對于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岳陽路上的普希金銅像是可看可不看的,因為前者比
者名氣盛,影響大。
b.文章第4段“普希金離人們太遙遠了”一句,是說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普希金距離當代大多數人
十分遙遠。
c.莫斯科的普希金塑像屹立了半個多世紀安然無恙,上海的普希金塑像卻曾經毀在我們自己手中。這里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本文主題。
d.老翻譯家堅守在普希金像的身旁,是出于對普希金及其詩作的熱愛,他成為孤獨的普希金惟一的安慰。
e.作者表達自己的感情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使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豐富而飽滿,既有無奈、痛苦,又有遺憾、憂慮。
答案 ce
2.解說文中畫線語句所表達的含意。
答:
答案 對于過去那段踐踏、毀滅文化的沉重歷史,人們能輕易地忘掉。人們沉浸在物質的享受和對金錢的追求中,沒有人愿意在痛苦的磨礪中凈化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