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4
答案: a
10.依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散文如何處理形與神的關系,與作家的氣質、素養、功力、技巧等沒有關系。
b.任何文學作品的思路都忌諱平直呆板,而應曲盡迤邐轉折之能事。
c.一篇散文不允許有雙線索,而小說、戲劇可以有雙線索。
d.散文“神”的問題,主要同主題有關;而“形”的問題,則主要則題材、結構與思路有關。
解析:a項:作家的氣質、素養、功力、技巧上的差異,也往往在“如何處理形與神的關系”這個對立統一過程中得到或隱或顯的表露。c項:散文可以有明線、暗線雙線索。d項:思路也屬于“神”的范疇。
答案:b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說說作者主要是采用了什么手法來寫的?試對這種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簡要分析。(10分)
中國是窮。但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中國官員也不是都沒有學問,他們也已在窗明幾凈的書房里翻動出土經卷,推測著書寫朝代了。但他們沒有那副赤腸,下個決心,把祖國的遺產好好保護一下。他們文雅地摸著胡須,吩咐手下:“什么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已得的幾件,包裝一下,算是送給哪位京官的生日禮品。
就在這時,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趕來。他們愿意變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充作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愿意吃苦,愿意冒著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朝這個剛剛打開的洞窟趕來。他們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煙,而中國官員的客廳里,也正茶香縷縷。
參考答案:主要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來寫的,先后從對歷史文物及其價值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從對待文物運費所持的態度,從追求和保護文物的決心、勇氣及行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在對比描寫中甚至不惜筆墨,強烈地諷刺和批判了中國封建政府和官吏對祖國文化遺產缺乏重視和保護意識,愚昧麻木,任由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和大量外流的行徑。讀來使讀者感到沉重、壓抑和憤慨,很好地表達了主題。
12.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后,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注:此詩作于至德三年,作者因事由蘇州長洲尉被貶至潘州(今廣東茂名)南巴尉之時。
(1)詩歌頷聯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詩歌尾聯運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