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知識點復習24
【格格不入】gé gé bù rù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
例句:一味讓孩子鉆研“怪題”,不僅毫無創新能力可言,更易誤導孩子鉆入死胡同,這是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的。
【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求:找尋;疵:毛病。
例句:安全生產環環相扣,關系重大,必須用“吹毛求疵”的精神和勇氣將“疵”消滅在萌芽狀態。因此,對自己、對別人吹毛求疵是完全必要的。
【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
例句:“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官本位’等傳統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也說明我國企業人才開發存在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力資源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林澤炎說。
【怨天尤人】yuàn tiān yóu rén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別人。 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
例句:廣西的城市設計沒有遠見,常常是拆了建,建了又拆,一條好好的街道年年都要開膛剖肚,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好象誰不挖一挖,就要吃虧似的。廣西人還有一個毛病,就會怨天尤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二、名句名篇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是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3.莫染紅絲線, 徒夸好顏色。我有雙淚珠, 知君穿不得。 莫近紅爐火, 炎氣徒相逼。我有兩鬢霜, 知君銷不得。(白居易《啄木曲》)
4.莫自使眼枯,收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杜甫《新安吏》)
5.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
6.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三、文學常識
1. 郁達夫,原名郁文,幼名蔭生,浙江富陽人。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對當時文壇產生巨大影響。其中小說《沉淪》為其代表作。1923年7月發表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表現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年50歲。
2.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借我一生》等。其文化散文以其學者的獨特視角,獨到的表現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評價。
3. 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小說家。代表作品有小說《朱安黨人》《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作品總集《人間喜劇》有“社會百科全書”之譽。《人間喜劇》塑造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一個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說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