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2017年政治高考考點全面精析(經濟生活)
考點15: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一、消費及其類型
考點16(1)影響消費的因素:
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
①居民的收入影響
a、收入與消費的關系: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b、提高人民消費水平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經濟,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c、居民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下降,反之,縮小差距,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②商品價格高低也是影響消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提高人們消費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發展經濟,增加人們的收入之外,還要穩定物價,控制物價上漲,這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這個點在今年的全國物價形勢中顯得比較重要)
考點 17:消費類型:
(1)按產品類型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交易方式不同:錢貨兩清,貨款消費,租貨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生活消費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考點 18: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指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所占的比重。
(2)恩格爾系數:
①含義: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們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的一個系數。
②恩格爾系數大小與消費結構變化關系:
a、恩格爾系數越大,意味著食品支出在家庭中總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影響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消費質量,導致消費結構單一,消費水平低。
b、恩格爾系數越小,表明人們的消費結構越完善、越優化,人們的消費水平越高。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考點 19:消費心理
a、從眾心理: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別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費會受別人評價的影響,受別人行為的帶動。
b、求異心理:消費行為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c、攀比心理:有些商品,人們擁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實用價值和它所帶來的樂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齊”,人民我有的炫耀心理。
d、求實心理:消費者選擇商品,往往考慮許多因素,價值是否便宜,質量好不好,服務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齊全等,講究實惠,據己需要是一種理性消費。
考點 20:消費行為: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①所謂適度消費,包括不滯后消費和不超前消費兩層意思。
②量入為出,使消費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合理進行消費。
③堅持適度原則,提倡勤儉節約精神。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①體現新的發展觀要求,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其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②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