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學)學習提綱
(2) 用貨幣來表示的社會總產品,就是社會總產值;
(3) 在社會總產值中,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余下的那部分凈產品,用貨幣表示就是凈產值,稱作國民收入;
(4) 國民收入經過復雜的分配過程,按其最終用途,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積累,一部分用于消費;
(5) 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須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2、 財政收入與支出:
(1) 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2) 預算是國家的基本財政計劃;預算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
(3) 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國家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結余。財政赤字,是指當年財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現差額的經濟現象;
3、 財政的巨大作用;
(1) 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的調節資源配置;
(2) 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3) 財政可以有力的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
(4) 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二、 稅收與納稅人
1、 稅收及其基本特征:
(1)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利,依法武昌區的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
2、 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
(1) 社會主義國家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
(2) 稅收的作用:第一,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第三,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3、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 納稅人是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2) 在我國,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關稅等都屬于主要的稅種;
(3)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第六課 銀行和儲蓄者
一、 我國的銀行:
1、 銀行的產生:
(1) 資金通融的中介機構,稱為金融機構;
(2) 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2、 銀行的分類及其職能:
(1) 按照銀行的性質和職能劃分,我國現階段的銀行分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三類;
(2)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稱為“銀行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領導力量。它有極其重要的職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第二,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第三,經營國庫;
3、 銀行的業務和作用:
(1) 盡管各商業銀行的具體職能有所不同,吸取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是銀行的三大業務;
(2) 在經濟往來的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轉賬支票、匯票和信用卡;
(3) 在我國,銀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作用:第一,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第二、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第三、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