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時政熱點歷史學科解讀
材料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一再告誡全黨:“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撲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
材料三 1991年9月,專程來西柏坡,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黨同志必須始終堅持“兩個務必”;并作了重要題詞:“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材料四。XX年12月12日報道,等同志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說:“我們來西柏坡是向同志們學習的。毛澤東同志當年離開西柏坡去北京時,曾形象地稱為是進京‘趕考’。我們這一次中央書記處的同志來西柏坡,可以說是來‘上學’的,是來學習西柏坡精神和老區人民的優良傳統,回顧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歷史,重溫毛澤東同志倡導的‘兩個務必’的”。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概括指出上述四則材料闡述的核心思想。
(2)材料一中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其必要性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這種情況"在新中國成立后是否存在?試舉一例。為此,新中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據材料五評述一席話的現實意義。
【參考答案】
1.(1)共同現象:貪污腐化嚴重;嚴懲貪污腐化分子。
(2)同:都是為了鞏固政權。異:前者是為了鞏固少數剝削階級的統治;后者是為了鞏固人民政權。
(3)封建剝削思想或封建制度是產生貪污腐化的根源,在封建制度下不可能消除貪污腐化現象。新中國能取得“三反”斗爭的勝利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群眾同貪污腐化現象做斗爭。
(4)看法:反腐敗斗爭關系到人民政權的鞏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在當今時代,腐敗分子的腐敗方法、特點、程度都有很大變化,因此,反腐斗爭任重而道遠;有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反腐敗斗爭一定能取得全面勝利。
2.(l)核心思想:是兩個"務必"的思想。
(2)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中共即將成為執政黨,必須加強自身建設。
(3)存在。如:新中國成立初,中國共產黨天津地委前任書記劉青山和當時擔任書記的張子善墮落為大貪污犯。措施:開展“三反”運動,懲治了一批大貪污犯。教育了大多數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錯誤的同志,純潔了干部隊伍;抵制了資產階級的腐蝕,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會風氣。
(4)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要保持“兩個務必”這個黨的優良傳統,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