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易錯和易混淆知識點
31、商業銀行在辦理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業務中,充當“信用中介”作用;在辦理中間業務中,充當“服務中介”作用
32、當代發達國家,中間業務收費正逐步取代存貸利差成為商業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
33、參加保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財務上的保障,不是為了賺錢,實現資產的增值
34、債券是一種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公司財產所有權證書
35、理性投資原則要求首先要搞清衡量投資價值的標準;其次要量力而行
36、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37、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①在某些行業或地區,非公經濟可能占優勢 ②公有資產占優勢不等于國有資產占優勢 ③優勢既有量,更強調質的優勢)
38、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上
39、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并非唯一形式)
股份制不等于公有制,股份制中的國有、集體成分,屬于公有制的范圍
40、非公有制經濟(個私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
41、按土地要素、資本要素分配屬于非勞動收入
按勞分配,按勞動要素、技術要素、管理要素分配屬于勞動收入
42、初次分配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之間進行的
再分配是政府進行的收入的調節
43、社保制度是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保障的制度(并非部分困難群體)
44、實行宏觀調控并不否認或取代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的作用,而是在尊重市場作用的前提下進行的
45、財政政策是通過稅收、財政支出進行調節的
貨幣政策是通過利率、存款準備金率進行調節的
46、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是跨國公司
47、最惠國待遇原則是指一國對待不同的貿易伙伴要平等
國民待遇原則是指外國人與本國人要平等
48、自力更生地發展本國經濟是實行對外開放的基礎;而實行對外開放又有利于增強本國自力更生地發展經濟的實力
政治常識
1、在階級社會,政治集中表現為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
在我國現階段,政治集中表現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還將長期存在)
2、國家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3、人民民主專政的首要標志是工人階級的領導;階級基礎是工農聯盟;社會基礎十分廣泛(工農知+四者)
4、人民不同于公民(對人民民主,不能說對全體公民將民主)
5、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職能是我過最主要的國家職能(現代化建設不僅僅指經濟建設,還包括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等方面)
6、人民軍隊的范圍包括解放軍、武警和民兵(民警不屬于此)
7、人大:國家權力機關
全國人大: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人大制: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政體、政權組織形式
8、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代表的方式間接行使國家權力;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9、人大代表實行任期制,可以不斷更新人大代表隊伍,使其永葆青春活力,也有利于加強人大代表的責任感和淘汰不稱職的代表。(黨代表任期制的意義,可以參照于此)
10、人大與一府兩院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中共與其他民主黨派是互相監督的關系
11、依法行政――主體是政府(這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