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我們的中華文化考點專項復習教案
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考綱考點解讀】
明確考綱
(1)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課程標準運用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典型事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華文化的區(qū)域特征,說明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展現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xù)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備考指要
《我們的中華文化》這一課知識的復習旨在讓學生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高考中主要是圍繞著中華文化的特點及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進行考查。復習中華文化的兩大特征時,既要從二者的側重點、見證(表現)、發(fā)展前景等方面進行詳細區(qū)分,又要從二者都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都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等共性方面進行理解,同時注意與第二單元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進行把握,還要從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角度關注兩岸關系的發(fā)展!究键c精講精析】
考點1燦爛的中華文化一、知識梳理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這表現在許多方面。漢字、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文字的發(fā)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內涵豐富,今天為中華各族人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②我國歷史上編撰的史書,其規(guī)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傊腥A文化在世界東方走過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包容性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中華文化在近代經歷了衰微的過程。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的輝煌,續(xù)寫中華文化的新篇章。(2)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這也表現在許多方面。①獨特性(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以其輝煌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絢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學技術史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特點,長期處在世界的前列。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生動體現。②區(qū)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qū)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不同區(qū)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③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