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師手記:2017年高考政治復習備考精要――當代國際社會
誤區二: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支持聯合國各項工作。
注意: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改革,積極發揮中國在聯合國中的作用,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誤區三:國際關系的主要內容是政治關系,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其基本的形式。
注意: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軍事關系等。國際關系的形式是多樣的,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其基本的形式。
誤區四: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一回事。
注意: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
誤區五:我國政府一貫信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
注意:當我國領土完整受到侵犯、國家主權受到干涉時,我們一定會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還擊。
誤區六:只有維護本國利益,才能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注意:只顧本國利益,而不顧他國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能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甚至會阻礙或破壞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三、名師導學:
1.學法指導:復習過程中,要緊密聯系當今國際社會的實際。如運用決定國際關系的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識分析我國與美國、法國、歐盟等關系;運用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等知識,說明我國在全球金融危機解決中重要作用等。
2.命題前瞻:(1)近幾年高考知識的重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當今世界的主題,國際競爭以及我國的外交政策等。從考查題型看,本專題的考查既有選擇題又有非選擇題。特別是我國的外交政策及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等內容,非選擇題的考查幾率很高。從命題情境看,一般設置情境資料,并多與時政熱點結合,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又考查運用調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在復習過程中,應注意結合一下熱點:世界局勢問題,恐怖活動,如印度孟買恐怖事件,索馬里海盜,我國艦隊護航等;我國重要的外交活動,如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訪問歐洲四國歐盟總部出席達沃斯年會等。大國關系,如中日、中美、中法關系等。
[例1](•江蘇卷)鄧小平曾指出:“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主要應該從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同時也尊重雙方的利益!边@段話表明決定國際關系最重要的因素是
a。政治利益 b。國家力量 c。國家安全 d。國家利益
【答案解析】d 此題主要考查對國際關系決定因素的理解。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國家力量是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a、b、c項不符合題。d項是正確的。
【名師點睛】選題的解題我們必須要認真而又準備把握題干中有“有效信息”,如此題中的“最重要”,否則就可以做錯。平時在備考學習中對帶有“最”、“根本”等關鍵詞的相關知識點,要做好收集整理,高考失分很多也會在這細微之處。
[例2](•四川卷)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如南北差距繼續擴大、世界人口劇增、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對世界環境和發展中國家的關鍵問題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專題報告。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和基本綱領,并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有18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可持續發展觀被不同國家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