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考點復習導學案
(3)文化傳播的手段:大眾傳媒及其作用
大眾傳媒的含義: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大眾傳媒的作用: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播、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4)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歷史上中華文化向外輻射傳播,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而外域文化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5)我們對待文化傳播的態度
今天,全球范圍的聯系和交往日益緊密、便捷,我們既要熱情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華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要點透析】
1.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區別:(1)含義不同: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則是指某一民族在歷史和現今所共同創造的能夠代表其民族共同特點的文明成果的總和.
(2)側重點不同:傳統文化側重于更多的是指過去遺留或流傳下來的的文化內容,側重于過去的文化,后者則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著、并不斷發展更新著、表現著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內容,側重于當今的文化.(2)特點不同: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歷史性,繼承性.而民族文化主要特點是具有地域性
(3)各有自己的參照物,并不在同一個層面上. 傳統文化往往是與現代文化相對而言,民族文化往往是與外來文化相對而言(4)性質來看:傳統文化里面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性質呈現為中性,而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是正面肯定的.
(5)指向不同:傳統文化的內涵,包含風俗、禮儀、信仰、習慣等,主要是一種道德與宗教的價值,也具有政治與教育的含義。民族文化的內涵,包含風俗等的層面,但更多指文化精神和價值系統,尤其是往往被賦予了現代的特殊價值,因而更多具有政治與教育的含義。
(6)從穩定程度看:傳統文化是歷史留下仍保存在今天的,具有固定性.而民族文化往往是在舊的基礎上有新的開展與變化,是發展變化的.
聯系:(1) 都是指民族國家歷史上形成的、固有的、能從各個不同的層面表現出民族國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個民族的特點的文化。(2)民族文化本身滲透著傳統文化,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2.傳播媒介與大眾傳媒
(1)傳播媒介,簡稱傳媒,根據發展階段可以分為傳統傳媒和大眾傳媒。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
(2)大眾傳媒是指現代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大眾傳媒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播、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真題再現】(一)文化多樣性與文化的傳播
1.(廣東)“入鄉隨俗”表明了
a.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b.優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