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時事政治3
2、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所得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它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兩種。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我國目前對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適用9級超額累進稅率。為了有效地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草案擬將現行工薪所得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了5%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范圍。同時,草案還擴大了最高稅率45%的覆蓋范圍,將現行適用40%稅率的應納稅所得額,并入了45%稅率,加大了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
3、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它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影響財政收入增加的因素主要有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經測算,與XX年相比,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約減少個人所得稅收入990億元;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級次級距,減收約100億元(稅負減少的納稅人減稅約180億元,稅負增加的納稅人增稅約80億元);調整生產經營所得稅率級距,減收約110億元,合計全年約減少財政收入1200億元。
二、政治生活方面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已經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行使民主決策權利。人民除了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間接參與決策外,還可以通過社情意反映制度等直接參與民主決策。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說明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充分尊重了人民的意愿,是人民通過社會民意反映制度直接參與民主決策。這種直接參與決策的方式有助于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2、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唯一的立法機關。立法權,即制定法律的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體現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最高立法權。
三、生活與哲學方面
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為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的調節,并考慮到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增長的實際情況。財政部、稅務總局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發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按照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并將按照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繼續抓緊研究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稅制,積極創造條件,推進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
時事思考001:文化部部署立案查處違法網絡音樂網站及低俗網游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