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哲學崇高的社會理想
(2)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
理想不等于現實、而高于現實,但理想又可以轉化為現實。過去是理想的東西,今天已經變成了現實;而今天的理想,可以在明天轉化為現實。理想轉化為現實,要具備一定的主客觀條件,其中尤其要通過個人堅持不懈地艱苦奮斗。
總之,理想與現實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道理說明,我們對社會理想的追求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對職業理想的選擇應該符合實際,只有這樣才可能把理想變為現實。
2.在奮斗中實現理想
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從主觀方面來說,特別需要艱苦奮斗。
(1)什么是艱苦奮斗?
艱苦奮斗,是一種迎難而上、堅忍不拔、克勤克儉、頑強拼搏、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
(2)艱苦奮斗的實質是一種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
(3)為什么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首先,艱苦奮斗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艱苦奮斗不僅僅是一種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種不畏艱險、埋頭苦干的精神風貌。一切有志者,只有具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境界,才能百折不撓,把個人的理想同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結合起來,作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提倡艱苦奮斗,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們的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科學文化比較落后,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須依靠全體人民的艱苦奮斗。
第三,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現階段共同理想的實現,要靠包括青年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長期奮斗。同樣,個人理想的實現也必須通過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以頑強的毅力,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成功。
(4)如何去艱苦奮斗:
第一,要保持奮發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順境之時,有的人盲目樂觀、安于現狀;有的人頭腦冷靜,不驕不躁。逆境時,有的人悲觀失望,一撅不振;有的人矢志不移,知難而上。這些不同態度,都反映了不同的精神境界。事實說明,人們的精神風貌不同,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踐中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有了艱苦奮斗、奮發向上的精神境界,才可能排除來自主觀因素的干擾,信心百倍地去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挫折,堅定不移地為實現崇高理想而奮斗;相反,如果貪圖享受、好逸惡勞,那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第二,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個人勞動、工作、科研等方面的一切成就,都是通過艱苦勞動取得的。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無不是用自己的艱苦勞動,豐富了世界文明寶庫,為人類做出大貢獻的。我們中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同樣也要付出辛勤勞動;企圖投機取巧,尋找什么“捷徑”,或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就不可能獲得真才實學。
第三,要養成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在任何時候都是很重要的。即使在現代物質文明時代也應該勤儉節約、珍惜勞動成果,鋪張浪費、講排場、搞攀比,大手大腳的思想和行為都是不對的。何況,我們的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更要提倡勤儉節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