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二輪熱點復習教案22
(三)結合政治常識
1.要按照外事為民的要求,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外事工作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推進和諧世界是我國“和諧”理念在外交工作上的自然延伸,并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體現了國家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的辯證關系。中國反對和“東突”恐怖主義活動,發展國防事業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中國積極同其他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發展友好合作關系,體現了國家的對外交往職能。中國在朝鮮、伊朗核問題等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向國際增派維和人員,對遭受自然災害的國家提供援助等,體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職能。
2.國際關系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國家間摩擦和沖突的根源。隨著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大國間共同利益面擴大,相互依存和相互借重程度加深,同時在地緣政治戰略上的競爭也日趨明顯,所采取的手段更加多樣化。
3.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環境保持總體穩定,但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符合當今時代主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國際關系的本質要求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已而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
4.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在和諧世界中,各國內部的事情由各國人民自己決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國平等協商解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享有平等參與權與決策權;各國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不將自身的安全與發展建立在犧牲他國利益基礎之上。
5.聯合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它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支持聯合國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揮主導作用,倡導對話與合作,反對動輒施壓動武。中國支持聯合國為促進共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加強發展機制,保障發展資源,營造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外部環境。中國支持聯合國繼續通過必要和合理的改革,加強其權威和作用,提高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能力,特別是將發展作為改革的目的。
6.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堅持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中國積極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互信協作的安全環境、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體現了我國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中國積極推進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ffa)建設,體現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四)結合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