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四課
② 傳統習俗能夠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傳統習俗具有繼承性,在日常生活中,傳統習俗總是無聲地感染和熏陶著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習慣;傳統習俗也都經歷了一個不斷自我篩選和棄粗存精的過程。
(2)傳統建筑的繼承:
①我國的建筑分為宮廷建筑、民用建筑、宗教建筑、橋梁建筑、園林建筑和城市建筑幾大部分,這些建筑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演變,都表現出自身的特色或特點,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建筑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一個民族的建筑無不體現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中國古代建筑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屹立于世界之林,在世界建筑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并成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例如:北京的四合院經過長期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傳統民居的主要代表類型。四合院以南北方向為主軸線,坐北朝南的北方成為正房或者上房,在正房前面東西兩側建有東西廂房。與正房相比,廂房的進深和高度都小,以強調正房的中心地位;坐南朝北稱南房;大門一般開在院子的東南角或西南角,大門里面都建有山墻影壁,以遮擋視線。四合院房院比例合適,室內室外活動都有足夠的空間,而封閉的圍墻又保障了院內的安靜與生活的隱秘和安全。正是因為這些優點,四合院成為我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數量多,分布廣,為漢、滿、白等許多民族所使用,遍布全國城鎮鄉村,又因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3)傳統文藝的繼承:
①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國傳統文藝,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等為代表,具有悠久的歷史,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我國古代文學創作種類繁多,作品浩如煙海,留下了許多聞名中外的名著;剛勁有力的書法,絢麗多彩的繪畫,旋律優美的音樂,威武雄壯的雕塑,輕盈飄逸的舞蹈,無不給我們以美感、以力量、以心靈的震撼、以感情的升華;中國傳統文藝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有自己獨特的光輝,是東方文藝的代表。
注意:教材“相關鏈接”欄目介紹了我國傳統文藝的情況,說明我國傳統文藝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幫助我們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4)傳統思想的繼承
①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淀中形成的理淪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國傳統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和整個中華民族血脈相連,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從一定意義上說,這足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核心。
3.傳統文化的特點和作用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經過不同的時代仍然會保留著原有的基本特征,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會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但傳流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不容易改變的,這說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存在差異,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點。各民族傳統文化存在差別是因為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自然環境、經濟方式、社會狀況、文化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維系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