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教學設計示例
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示例
【教學重點】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教學難點 】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最崇高、最進步、最科學的理想的原因;
【素質要求】
⑴知識方面:
識記: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的關系原理;
理解:了解人生探求社會理想的歷程,懂得為什么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最進步、最科學的理想,理解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關系原理。
⑵能力方面:
通過對人類追求理想道路的分析概括以及不同理解的分析,培養如何歷史地、辯證地看問題的方法;
⑶覺悟方面:
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立志成才的自覺性,并在行動上努力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復習提問
上節課結束之前,我們布置了一道思考題,現在請同學來具體分析一下。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一個人不能沒有理想。有無理想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之一。人能在定的理性支配下,指明一定的目標自覺地進行創造性的活動。人如果沒有理想,就會等同于一般動物。
莎士比亞說:“人要是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飽睡足,他還算個什么東西?簡直不過是一頭畜牲!”此話雖然尖刻,但卻道出一個道理:人活著總有對生活的想法,也即理想,理想人皆有之。
(2)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遠大的理想,才能真正生活得很好。
托爾斯泰說:“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這段話說明不同理想對人的生活質量、層次有著不同的導向作用,低微的理想會把人降低到與動物差不多的地位;崇高的理想則會把人引向高尚,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詩人于沙寫過這樣的一首詩:
有它,無它,不一樣
有它,像船兒有槳能漂灘,能斬浪
無它,像一只花公雞只知為覓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來也看得見光亮
無它,縱然在大白天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
導入 新課
人類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創造歷史,是通過各種典籍一代一代的傳播下去的,有時候,一種思想、一本書會產生改變歷史進程的偉大動力,1998年是《共產黨宣言》出版150周年,150年前出版的這本小冊子,就產生過這樣的影響。
100多年來,盡管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共產黨宣言》的魅力,仍然深深地吸引著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們,為人類的崇高理想——共產主義而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共產主義理想的產生,是人類長期追求美好社會理想的延伸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二、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1.人類對理想的追求經過了漫長道路(板書)
(1)古人對理想的追求(板書)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地追求理想和不斷地實現理想的過程,從古到今,無不如此。古人對理想的追求,有時表現為對古代神話傳說的附會,請同學們看投影片)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與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則神話故事就表現了古代人民想追求光明、征服自然的執著理想。
有時表現為對未來世界的憧憬。例如教材上所舉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
有時表現為勞苦民眾尋求自身的自由解放,例如教材上舉的“等貴賤、均貧富”,“均田免稅”,“平買平賣”,“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等口號和社會理想,都反映了勞動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改善生活處境的愿望和要求。